威胁国际法院惹众怒 美支点战略变数多

时间:2018-09-17 11:1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明报社评

美国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国际刑事法院(ICC)实施制裁,9月10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威胁称,如果ICC的法官对任何美国公民采取行动,华盛顿准备对他们进行金融制裁和刑事指控。同日,美国还宣布关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驻华盛顿办事处。一般相信,美国政府选择在“9?11”前夕发布这一威胁,意在减轻其道德和司法压力。而特朗普政府这一举动,被解读为逼巴勒斯坦接受美国的以巴和平“世纪方案”、阻挠ICC对美国及以色列所涉战争罪行调查、在中期选举前争取支持的“一箭三雕”,但很可能落空。美国近年对以色列的极度偏袒,与近期加强支持台湾一样,都显示其在中东和亚太大玩支点(Pivot)战略,但能否成功,变数仍多。

今次对ICC手段走极端  特朗普一箭三雕恐落空

据ICC在2014年12月发布的报告称,美军和美国中央情报人员可能在阿富汗境内监狱对战犯实施了虐待,涉嫌犯下战争罪。去年11月,ICC检察官正式申请调查2003年以来美国军方和中情局在阿富汗可能犯下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同时,国际人权组织和巴解组织亦向ICC入禀控告以色列的战争罪行。

位于荷兰海牙的ICC是根据2002年7月1日生效的《罗马规约》(Rome Statute)成立的,有权对犯有种族屠杀、反人道、战争、侵略4种国际罪行的个人起诉和审判。1998年7月在罗马投票时,全球有120国家赞成,21国弃权,7国反对。美国初时虽投反对票,但2000年底规约签署截止前,克林顿总统还是签署加入,理由是要以成员国身份修改条款,争取豁免权。结果,在英法等国的坚决反对下,修改条款没能成功,2002年5月,小布殊总统乾脆退出,而协助小布殊作出此决定的,正是时任副国务卿博尔顿。

对于ICC对美方人员的指控,过去美国政府有其他做法,包括抢先在国内对涉案者展开调查,寻求私下解决;或者是透过双边协议,防止外国将涉事美国人移交ICC。现在,特朗普政府却选择了最具有抗拒性的方式,即威胁要让ICC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特朗普看到其“美国优先”的口号和强硬处事风格可以吸纳选票,于是在“9?11”事件纪念日前夕采取上述举动。但他却低估了这一做法在国际上招致的反弹,再度加深了国际社会对美国“不公道”和“单边主义”的印象。对其他国家来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论”无异于等于“美国例外论”,令人难以接受。

事实上。美国的施压并未见效,ICC表示将依照法治原则和理念继续工作,“不惧阻吓”;巴解组织11日更向ICC提交了控诉以色列罪行的新文件。

偏袒以色列支持台湾 四両拨千斤离岸平衡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酝酿一项所谓“世纪协议”的以巴和平方案。在这一方案中,美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条件,就是对方同时承认以色列的非法定居点主权并接受其“安全线”。这个“巴勒斯坦国”虽有国号、政府,却因国土被以色列分割包围,无法完全控制其边界、空域、港口和移民。耶路撒冷被一分为二,西城是以色列首都,巴国首都在东城。

这一方案尚未出炉就已遭巴方明确反对。为此,美国已多次对巴施压,今年5月14日,美国将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8月24日,特朗普下令,美国取消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向巴人提供的2亿美元援助项目。8月31日,美方又宣布,停止资助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9月10日美方宣布关闭巴解组织驻华盛顿办事处的声明称,巴解组织并没有采取措施推动巴以开始“直接而有意义”的谈判。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长期战略盟友,从冷战期间开始,以色列就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桥头堡。在联合国安理会,美国否决过30多项不利于以色列的决议草案,其数量远超其他4个常任理事国所否决的提案数量总和。特朗普上任以来,更几乎一面倒地支持以色列,更令美国失去了调停以巴的资格。

对于特朗普的作为,并非简单因为他有一位犹太裔女婿,也不止是美国国内的宗教势力作祟,只要看看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这似乎是美国政府新的支点战略,即以一个小小的“桥头堡”来制衡一片广大地区,有四両拨千斤的离岸平衡作用,以色列制衡的是中东地区,台湾制衡的则是中国大陆。不过,这种战略恶化了这些“桥头堡”的安全环境,无论是对台湾,还是对以色列,恐怕都非福音。

赞一下
(31)
79.5%
赞一下
(8)
20.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