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美贸易战,宁高宁称,所有贸易投资都是一个循环,贸易战并不能促成贸易平衡;整个世界都需要一些时间对此进行调整,未来贸易流或会发生变化
“中国没有谁把2025当回事,要2025做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9月16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全球贸易体系的挑战与未来”一节中,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说道,“这只是一个口号,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口号。”
2025意指国务院于2015年5月下发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文件在美国发起贸易战时多次被美国官方引用,被其作为中国在制造行业崛起的标志。 根据文件,中国要在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2035年迈入制造强国中等水平。文件重在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宣布加征25%关税的中国产品,主要出自这些新兴产业。宁高宁援引自己经验称,2025曾让不少国外人士感到疑惑,怀疑背后有什么动机。
针对中美贸易战,宁高宁反复提及循环一词,“所有贸易投资都是一个循环:你不从中国买,还要从其他国家买;中国不卖给美国,还可以卖给其他国家。中美贸易战并不能促成贸易平衡。”
以大豆为例,宁高宁称,中国每年需进口数千万吨大豆满足国内需求,如果减少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转而就会从巴西购买更多大豆。美国如果不卖给中国,也会卖至欧洲等国家,不会给美国带来贸易盈余。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中国向美国大豆加征25%进口关税,从美国进口大豆的进口成本每吨增加700至800元,较巴西大豆每吨高出300元左右。因此,中国转而向巴西进口大豆;随着巴西大豆库存降低,巴西又有意向美国进口大豆。
他表示,贸易投资、整个世界都需要一些时间就贸易战进行调整,也会带来一些成本的增加。如果贸易战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未来贸易流或会发生变化。
在宁高宁看来,美国应是技术和创新的全球引领者,而非制造业的领先者。“NIKE在美国没有任何生产商,所有都外包到其他国家,我们早年认为这家公司是一家英雄,现在呢?现在要求NIKE鞋生产都回到美国。”
6月15日和6月16日,美国和中国先后宣布对双方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第一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7月6日起实施,剩余第二批实施时间待定;此后8月7日和8月8日,美国和中国先后公布对双方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自8月23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