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中国通胀重回“2”时代

时间:2018-09-14 07: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继7月重返“2”时代以后,中国通胀(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8月份进一步上升到2.3,高于预期。国际油价攀升、山东水灾、夏季高温影响农业,暑期出境旅涨价和房租上涨等因素,带动通胀达到半年以来的最高,也引发市场对物价未来走势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本星期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CPI环比(和7月相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食品和能源是带动这一轮物价上涨的“生力军”。从同比数字看,8月食品价格上涨1.7%,鸡蛋、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10.3%、4.3%和5.5%;非食品价格上涨2.5%,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分别高达19.8%和22.0%,旅游价格上涨5.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4.3%,教育服务价格上涨2.8%,居住价格(房租价格拉动)上涨2.5%。

经济学家多数认为,虽然2.3%的CPI涨幅创今年内第二高,但仍属温和可控,因为当前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以偶然和短期因素居多,如食品、房租的上涨与短期的供给短缺有关,非需求方带动;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也没有明显加速上行的迹象。

不过,在中国民众的实际感受和心理预期中,通胀却不像数据所反映的温和,而是“涨声一片”。蔬菜、鸡蛋等基础产品价格上扬,低收入阶层首当其冲,但城市居民的阵痛感也不轻。

如果对官方数据进行细致解读,即可知民众的抱怨不是无的放矢。数据显示,8月份的物价涨幅主要集中在食品、交通运输费、旅游、医疗、教育与住房这几方面,其中旅游、医疗,教育服务产品的市场对象是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其价格上扬,让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费负担清晰可见。至于一二线城市则出现堪称魔幻的房租暴涨趋势——全国13个城市房租涨幅超过20%,有的城市房租上涨超过三成,“生命中难以承受的房租”则挤压了年轻人的其他消费,催生了“消费降级”的新话题。

实事求是而言,2-3%的通胀率并不剧烈,也不值得惊慌。它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在过去好几年里,中国物价指数一直处于低位,通胀几乎不是问题,2017年的大部分月份里,CPI都在1%左右甚至低于1%,而今在城市人的闲聊话题是:“通胀又来了”。

中国的通胀抬头一方面与微观政策不完善与监管不力有关,像房租暴涨的背后就有租房市场过度金融化的弊端;更重要的是,通胀抬头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人口红利进一步稀释,劳动力资源萎缩,中国继续削减过剩产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压力下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流动性以推动经济增长,中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等,过去几年的“不涨价时代”已到头。

据《中国证券报》分析,今年余下的几个月里CPI将是比较平缓的,未来CPI上行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是2019年上半年,届时不排除通胀同比涨幅会逼近3%。

到那个时候,如果中美贸易战还无法了结,物价压力可能给需要提振国内经济、又须应对贸易战的中国政府带来麻烦。目前,中美正进行拖延战术,彼此都在等待对方先撑不住,比拼到底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生命还是中国经济的底子更有韧性。此刻能预见的是,压力将继续叠加,至于如何解套,各方都在观望,许多问题都在不确定中。

赞一下
(64)
73.6%
赞一下
(23)
26.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