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弃台和中国大陆建交,美国白宫和国务院都发表挺台声明,国务院声明罕见提到,美方严重关切台湾可能遭受经济抵制之事态,无疑是对大陆的“警告”。不过,两岸经贸密切交流合作多年,陆方仍在积极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并无对台经济抵制的任何苗头,两岸经贸关系也无需美国下指导棋。惟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与茁壮,两岸经贸交流已进入新阶段,陆方有必要就两岸经贸法治化及市场化进一步强化,使其更稳健往前发展,实现两岸产业共同利益最大化。
美国国务院的“经济抵制”相关说法,其实已写在美国《台湾关系法》条文中,只是美方过去鲜少公开强调这一点,而惯常讲对台军售问题,以致于一般人总以为台关法是专讲军事及政治,无关经济。然美国国务院这次声明,在表态“严重关切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决定台湾前途之举”的同时,特别提到“包括使用经济抵制手段及禁运手段在内”;因后者是过去美方很少讲的,亦显示陆美台三方关系,在美陆贸易战背景下,经济矛盾亦已尖锐化。
但持平而论,关于大陆可能对台作经济抵制说法,是美国多虑了。因为两岸双方自30年前就展开经贸交流合作,且这方面关系越来越紧密,早已形成一个坚实的发展格局。
其背后重要支持因素,是大陆历任主政者,一贯肯定及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发展,即便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不认同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双方制度性经贸协商中断,但大陆仍坚持“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政策方针,鼓励双方产业界及个别厂商持续交流合作,两岸经贸仍保持热度;这也成了两岸关系“斗而不破”的基石,相信大陆主政者不会去破坏它。
两岸贸易关系极为紧密,今年尽管两岸官方关系恶劣,但照台方统计,1至7月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金额达787亿美元,进口金额393亿美元。同期间台湾对美国出口金额是221亿美元,进口金额为193亿美元,皆难望前者之项背;也显见当前两岸贸易比台美贸易重要得多。
无可讳言,两岸贸易特别是台湾对大陆出口,是与美国市场有关,主要是有台商及陆商自台湾进口中间物料机件,在陆制成最终产品后外销美国。如今在陆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形势下,这部分自台进口物料机件业务难免受冲击。
然而,其占台对陆出口额比例并非绝对多数,只是一个部分,且这部分将来可以设法转为生产大陆内需商品之用。更何况,今年228陆方公布《惠台31条》,颇为鼓励台商参与大陆高端产业发展,亦需由台湾在地厂商提供相关生产资材。
因此,两岸贸易乃至厂商相互投资等经贸活动,前景仍然乐观,且将更加促进两岸产业互补互利、融合发展。换言之,美国《台湾关系法》所“严重关切”的大陆对台经济抵制之事,可说是假议题。
但严格说来,当前两岸经贸领域尚不完善,仍有诸多待补强的“短板”。如两岸官方经贸对话协商无法进行,减损了民间经贸交流合作的制度性保障程度。这问题因民进党政府坚拒认同九二共识,看来短期内无解。
尽管如此,大陆主政者仍可单方面採取建设性举措。譬如,当前台商迫切需要陆方行政管理上“法治化”,就是把相关管理规范,用明确法令呈现及执行。
日前媒体传闻,陆方新规定台湾产品必需标明产地为“中国台湾”,否则禁止进口。其实这是大陆各海关普遍行之有年的做法,对象主要是需在大陆市面上架的食品、美容用品等,当事台商临场换标可过关;至于其他商品则不一定有如此硬性规定,由各海关自行裁量。无论如何,这方面因缺乏公开透明且具体的规范法令,台商常难以适从,亦频生无谓臆测及谣传,有害两岸经贸氛围。法治化重要性,由此可见一端。
其次,陆方宜力促两岸经贸“市场化”,如按照比较利益法则,尽量进口台湾具生产优势的产品,这样可以让相关台商保留在台生产基地,型塑两岸分工协作局面,发挥两岸资源配置效益。
两岸经贸若能具备这种要件,必将稳健发展茁壮,双方产业及厂商同蒙其利。同时,两岸业界可藉此共同应对陆美贸易战,既能减少损伤,又可一起开拓经营新局。果能如此,则两岸经贸就更无需美国说三道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