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户籍问题让农民工耗费一半工作时间

时间:2018-08-22 09:1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一般来说,城镇职工20岁左右参加工作,60岁退休,一生工作近40年。农民工因为户籍问题,往往到了45岁就会不被企业招聘而返回农村,这就损失了人生1/3左右的工作时间,加之农民工每年候鸟式迁徙,春节前后回家探亲用掉2个来月,两者加起来,1/3+1/6=1/2,农民工一半的工作时间就耗费了。”8月21日,重庆市原市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做如上分析。

他呼吁,必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工落户城市、扎根城市,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供给,让农民工共享城市机遇。

他认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结构性平衡:城市功能定位的平衡、人口供给的平衡、土地房屋的供应平衡、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平衡、产业布局的平衡。

他说,人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以人为本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要义。当前,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城镇化率刚刚达到60%,国民经济的人口红利却已逐渐淡出,很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2.8亿多农民工没有真正市民化。欧美国家一般城镇化率超过70%才会出现“刘易斯拐点”,我国城镇化率刚到60%左右就遭遇了用工难,农民工的人口红利50%的浪费是重要原因。

黄奇帆提出,“智慧城市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智慧’,二是‘城市’。其中,‘城市’是承载智慧的基础、是母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首先要遵循新型城镇化规律,完善城市产业布局、功能配套和治理体系,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离开‘城市’谈‘智慧’,寄望于通过智慧化让一个乱糟糟的城市脱胎换骨,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善用现代技术、现代理念、现代思维,夯实城市数字基底、中枢神经和智慧大脑,让城市学会思考,如果沿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只能是照猫画虎、低水平重复。

在谈到土地房屋的供应平衡时,他说,以智慧城市促进城市“精明增长”,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配置好土地房屋资源。在城市土地房屋资源配置中,如果大手大脚,房地产总量供过于求,势必出现“空城”“鬼城”;如果土地长期供应不足,则会造成土地稀缺、房价畸高。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基本面需求的“度”。

在他看来,产业布局要做好两个平衡:一是就业总量平衡,二是结构平衡。城市的一、二、三产业之间要保持平衡,上中下游产业链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要平衡,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更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就业需求。做好了这两个平衡,智慧城市建设所倚赖的创新才会有雄厚的产业根基,智慧城市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黄奇帆说,“上述五个方面,是城市建设的ABC,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对智慧城市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大智慧。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锦上添花地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8月21日在深圳开幕,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中国国际商会、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主办。■

赞一下
(15)
75%
赞一下
(5)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