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曦:特朗普“弃约精神”考验国际贸易机制(2)

时间:2018-08-20 16: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祸兮福兮

美国的软实力——即国际声誉、国际制度和国际信用,是吸引国际投资和人才向美国汇聚的“比较优势”。虽然美国的单边主义,目前看似没有对硬实力和霸权地位造成实质影响,但特朗普执政的非理性,对美国国际地位的贬损将持续显现出来。

在战后国际秩序中,无论是全球经济贸易的空前繁荣,还是被全球性金融危机所拖累,无论造福还是为祸,美国都居于主导地位,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特朗普上任以来高举贸易大棒四面出击,指控国际社会对美国“不公平”,是一幅非常魔幻和滑稽的图景。即使美国最终宣布退出世贸组织,对当前的多边国际贸易体制也并非灭顶之灾。

相反的,由于少了美国的掣肘,延宕多年的世界贸易体制改革可能迎来新的转机。“特朗普冲击”给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并非全无好处。多边谈判的成果丰硕,但局限性也十分明显。首先是效率比低下,多边谈判以马拉松式的谈判进程著称。

世贸组织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中,开始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议程聚焦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

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结束谈判,但至2005年底为止仍未能达成协议,最终于2006年7月22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的批准下正式中止。

期间各成员国均抽调了精干力量,挹注了相当数量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但谈判最终黯然中止,不仅影响了世界贸易体制的改革升级,同时也冲击了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妥协替代共识,多边机制的谈判思路是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这往往意味着谈判各方的利益诉求,都要做出较多的保留和妥协。

特别是为了迁就磋商进程和保持对话氛围,在某些多边谈判中不得不各退一步以实现妥协,导致多边谈判最终成效不彰,形式大于内容。最后也是最为人诟病的是,多边谈判限制了贸易大国发挥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也限制了中小贸易体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自身权利的空间。从结果上看,多边机制并未有效纠正贸易中的不平等,反而助长了贸易失衡。

但特朗普向世界打响贸易战之后,由于过度依赖美国而被拖延和搁置的一系列自贸协定谈判纷纷重启,并在美国的外部压力下加快了步伐,达成了一系列成果。这无疑是自由贸易的重大胜利。

在美国退出后,日本成了TPP中的执牛耳者,排除了美国的功利主义掣肘,TPP的谈判以空前的速度敲定协议文本,由各成员国带回签署。欧盟和日本同样成为美国保护主义直接受害者后,双方迅速敲定了大幅降低关税的EPA协议,翻开了经贸合作新的一页。

世界贸易在摆脱跟美国互相绑架的局面后,重新进入了革新与发展的快车道。这算是贸易霸凌主义惊醒全世界后,特朗普带给国际贸易机制的“意外福音”。

(作者任职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赞一下
(14)
58.3%
赞一下
(10)
41.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