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点——山城打望
在中国,描述年轻人与千禧一代的网络热词总是层出不穷,继“丧”“佛系”“尬”等标签后,近来冒出的最新称号是“精芬”(精神上的芬兰人),仿佛让内向的年轻人找到了情感归属。
掀起最新一波社交媒体热潮的,是《芬兰人的噩梦》系列漫画中,一个名叫马蒂(Matti)的非典型卡通人物。马蒂由简单线条绘成,是个十足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不爱与陌生人社交,不擅于闲聊打哈哈,在超市看到想试吃的免费食品样本时,甚至会因抗拒与销售员闲聊而内心纠结,裹足不前。
虽然马蒂的社交尴尬更多是搞笑,但这一系列漫画仍引起世界另一端不少中国年轻网民的共鸣,不仅在社交媒体传开,还进一步激发创意网民发明“精芬”一词,表达对“芬兰式”社交模式——不爱客套与社交,极重视私人空间——的向往。
暂且不论芬兰人不爱社交的刻板形象是否准确,“精芬”引起中国年轻人共鸣,倒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兴趣。上海英文媒体“第六声”、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近日都予以报道,得出的普遍结论是:中国民众尤其年轻人对“精芬”的向往,源于对拥挤城市生活的反感,流露出对个人空间与隐私的渴望,马蒂面临的“社交恐惧”,道出了很多内向年轻人的心声。
这显然并非中国年轻人第一次对高压生活发出自嘲式牢骚。从失败自嘲的“丧文化”、嘲讽僵化礼仪的“尬文化”、无欲无求的“佛系”到现在的“精芬”,一波接一波,也难怪有人批评相对丰衣足食的千禧一代太矫情,甚至无病呻吟。
果真如此?其实,这是世界各地千禧一代背负的普遍“骂名”,但与其从道德高地批判,不如退一步想,这一系列文化标签的共同点,更像是中国年轻人对既定社交生活规范的一种“温柔对抗”。
说“温柔”,因为这些负面情绪都以搞笑自嘲的形式包装、抒发;说“对抗”,则因“佛系青年”“精芬”们所不屑的传统人情世故、客套礼貌、关系经营模式等,与中国社会的传统家庭与社会价值观是具冲突性、甚至有颠覆性的;“丧文化”此前被广电总局等官方单位归为亚文化,传播受限制,便说明了它在一些人眼中的威胁性。
而如今,“在下精芬,没事就别打扰了”这样的诉求,反映年轻一代对个人空间的追求,以及对流于形式的关系的排斥,这同样偏离了群体生活的主流观念。
这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念头,毕竟上一代也肯定有人厌恶闲聊与社交,只不过千禧一代如今更轻易表露并实践心中的“精芬”。这或许也说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更热切了,在单人生活越来越普遍的城市里,这么做的代价也更低了。
和旧时相比,在相对富足的生活中,包括年轻人在内的中国民众,为何总还焦虑这个,恐惧那个?文化评论员曾于里在《在中国,为什么有一万种焦虑在刷屏》一篇文章中提到,关键不在于炒作焦虑的营销号,而是人们没有安全感,无法获得稳定的制度预期和健全的保障。
但对越来越多年轻人而言,要免除焦虑并换来生活幸福感,除了制度上的保障,看来也同时需要多一份自由、自主,这包括自我定义社交生活与范畴的自由。
“你在我身边,我只想静静”这样一种人际关系模式,确实感觉有些冰冷孤傲,体现的或许是奔波于大城市的年轻人一种内心疲态。不过,“精芬”所追求的应该不仅是表象的“孤僻”,追根究底,更多是一种感觉更自在、真实、诚恳的生活方式,这关乎他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应该不是无病呻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