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英:无核化与去全球化

时间:2018-08-04 22:0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过去30多年,世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个是全球化,另一个是核武化。与全球化和有核化同时存在的过程,是去全球化和无核化。

也就是说,去全球化和无核化并非是今天才有的,它们是世界根本性的大变化中,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另一面。

在全球化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越来越引人注目,中美关系构成全球化的一个主要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带头搞的去全球化,中美关系成为去全球化的主要对象。

在有核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和巴基斯坦几乎同时成为有核国家,以色列比这更早拥有核武器。还有一系列地区性国家有了核武器开发计划,例如利比亚、伊朗和朝鲜。而在无核化方面,利比亚等放弃了核武器开发计划(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试图向朝鲜推销无核化的利比亚模式)。逐渐地,全球无核化主要以伊朗和朝鲜的无核化为主。

为了实现伊朗无核化,2015年7月14日达成伊朗核协议。这个协议是大国之间多边合作的里程碑。然而,特朗普政府在今年5月8日宣布美国退出了伊朗核协议,使得这协议遭受巨大冲击。为了挽救这一协议,有关各方正在冥思苦想,提出了一些替代方案。7月6日,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与伊朗外长会议《联合声明》,决定继续维护并执行伊朗核协议。

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同时,却开始了与朝鲜的双边无核化进程。6月12日,新加坡第一次特金会后,特朗普政府急于落实这次峰会与朝鲜达成的无核化意向。但是,美朝在无核化的方式上难以达成一致。

去全球化与无核化是一样的,全球化与去全球化构成一枚硬币的两面。

以英国脱欧和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为标志,去全球化在进行中。在笔者提供这篇评论时,没有其他作者这样类比目前世界正在经历的贸易战。我不仅第一个这样类比,而且大声疾呼人们要从去全球化的角度看待全球贸易战,即全球贸易战是在去全球化。

从去全球化的角度,全球贸易战,尤其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升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升级就“去”不了“全球化”。目前是贸易战的第一轮,也许还有第二轮、第三轮,直到美国的“经济民族主义”政府认为达到了去全球化的目标。

关于英国脱欧,有不少英国人说这就是最好的去全球化的例子。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也有人说,英国脱欧不能叫做去全球化,因为“英国脱欧的意图不是向内转”,甚至英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会更大,即不在欧盟的英国,将与世界其他贸易伙伴达成更多的新的贸易协定。但是,卡尼辩护说,脱欧意味着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开放程度降低,而且这种降低“不太可能立即得到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类似规模的新关系的补偿”。

很显然,无核化绝非易事,去全球化比无核化更难。巨大的困难意味着无核化和去全球化将无效化,甚至失败得十分难看。

英国的脱欧面对着巨大的困难。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主导的脱欧进程,目前已经陷入僵局。这一僵局如果持续下去,将导致脱欧的失败。不排除英国政府将举行第二次公投,为不脱欧找到理由。

特朗普政府的去全球化也困难重重,其失败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有核化与全球化是长期形成的,无核化和去全球化哪能这么容易?

特朗普政府要求朝鲜完全无核化。由于实际困难巨大,这一目标可能最终归于无效。而来势汹汹的全球贸易战,为许多美国的经济爱国主义者欢呼,但遭到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的一致抵制。到最后,美国并不能真正“去除”美欧或者美中之间长期形成的相互依赖的贸易关系。

本文的小结是,无核化相对好理解,但是我们对去全球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贸易战本质上是特朗普政府代表的美国经济民族主义势力,反对全球主义势力的战争。全球主义打破国界,经济民族主义则重置壁垒。

对于无核化,我们当然希望和祈祷其成功,无核化的世界,不管如何定义与理解,总是要更安全。但是,我们一定要为美朝之间的双边无核化的可能无效及其后果做准备。

这场被叫做“世界经济史上最大的贸易战”,假如美国赢了,世界却输了,假如美国输了,世界也输了。全球贸易的结构将改变,美国的开放程度下降,各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将减少,全球化的逆转加速。对等性的报复(tit for tat),冤冤相报,恶性循环,全球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

(作者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关系学特聘教授)

赞一下
(2)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