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社交媒体上关于性侵、性骚扰的指控愈演愈烈,“落水”者的名单越拉越长。不完全统计,涉事的大小名人包括雷闯、冯永峰、章文、袁天鹏等等。
这些人里面有公益人士,有意见领袖、知名媒体人。冠冕堂皇的画皮一揭开,才露出内在的龌龊与不堪。经此一役,有些人的形象倒掉了,但这个轮不到我来关心,只想送他们一句话: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我关心的是,如此密集的性骚扰指控意味着我们身边的女性成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过去也知道女性是弱势群体,但不知道如此弱势。过去也知道性骚扰普遍,但不知道如此普遍。
直到性骚扰指控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互联网景观时,身边多位女性朋友才怯生生地在小圈子内袒露,自己也曾遭遇咸猪手或者恶意的“熊抱”。我也直到近日才后知后觉,有些女生喜欢以“女汉子”的形象示人,是出于安全考虑。之前她们没说,不代表她们对身边走过的异性都很满意,而是有种种隐情。
性骚扰绝不仅是女性议题,我们都有女性亲人、女性朋友,保护她们免受伤害是每一位有良知人士的责任。我无法理解那些冷嘲热讽看热闹的人。
比看热闹更可恶的,是变着花样为性骚扰洗地的人。这些天,他们已经表演过了许多洗地姿势,但考察下来,没有一个能站住脚。
洗地姿势一:“他做过好事,性骚扰是私德上的小污点,不该揪住不放,否则就是别有用心。”
比如有公益人士“落水”之后,同伴为其辩护,“公益与私德应该分开,请再给他一次机会”。有人说的好,这是把道德当成银行账户了,做好事是往里存钱,做坏事就往外取钱。这种思维当然很荒谬,试问做多少好事能够兑换一次性骚扰呢?如果做好事是为了给做坏事“储蓄”,那人类道德真该改写了。
再说什么叫“揪住不放”“别有用心”,放不放是受害者的事,别人无法做主。而一个人为自己曾经遭受的伤害讨回公道,无论是采取法律手段还是舆论手段,都是天经地义。
洗地姿势二:“她们生活放荡,现在却装清纯少女”。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叫荡妇羞辱,但有些人用起这招还是十分老练。章文这样描述两位指控他性骚扰的女性:“蒋方舟,一直单身,交了众多男朋友;易小荷,离过婚,经常出现在酒局上。”
对方的没底线是许多女性遭受侵犯之后被迫沉默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敢于站出来发声的女性值得被赞扬的理由。你说对方垃圾,对方说,你跟我混说明你也不是什么好人。当吃瓜群众顺势得出“狗咬狗”结论的时候,发起荡妇羞辱的人就算胜利了。
这方面,女性处于天然的不利地位,不管处于单身还是恋爱、结婚的状态,都会有很多顾忌,害怕被周围人贴上标签。
姿势三:“她们当时为什么不拒绝?”
鄢烈山的言论很有代表性:“蒋方舟可不是小女生,她的名气比章文大得多……她当时只要认真拒绝,章文怎么可能不断摸她大腿,并后续纠缠她?”
如果“认真拒绝”就能杜绝性骚扰,性骚扰就不会是老大难问题了。其实许多女性当时没有拒绝,是可以解释的,或许出于惧怕,或许碍于面子,或许是被对方理所当然的样子给唬住了,但事后却像吃了苍蝇,越想越不是滋味。有些女性原本想把被性骚扰的经历置之不理,但这块石头在心里越压越重,影响到身心健康。受害者多年以后再发出指控,不仅有情可原,而且只能说明性骚扰的伤害是多么深远。
洗地姿势四:“她们没有证据”。
确实,性骚扰很难留下直接证据,尤其在多年之后,通信记录可能都湮灭了。性骚扰指控很多时候要靠受害人拿自己的信誉和名誉背书。这个时候交叉验证就很重要了,当多个受害者站出来指控同一个人,其陈述又大致吻合的时候,可信度便会大增。
至于有人担心会不会有人趁乱挟私报复,鉴于性骚扰受害人极易遭受荡妇羞辱,这个概率有但绝对不会大。编故事抹黑一个清白的人,连带抹黑了自己,能有什么利益可图呢?如果真涉及敲诈勒索,被敲诈勒索的人本可以拿着证据去报案。有人在洋洋得意于“她们拿不出证据”的时候,嘴脸挺可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