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中国经济监管层的躁动心理

时间:2018-07-21 08: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蔡恩泽

这个暑气蒸腾的日子,看中国财政部和央行的口水仗,比看世界杯还过瘾。这实在不是幸灾乐祸作壁上观,而是此为中国经济监管机构在政策设计意见分歧上,如此公开骂战而掀起轩然大波,实在罕见。

迄今为止,银财双方口水仗已打了三个回合。

第一回合:7月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一篇工作研究文章指出,“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7月16日,财新网署名为“青尺”的一位财政系统人士强势回应,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简单等同起来。财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已统筹考虑多种渠道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

第二回合:央行方面叫唤金融去杠杆太难,埋怨历次给金融机构注资,财政并没有真正掏钱,并对财政部门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人心存芥蒂,要求换人。财政部立即反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举债安排的支出与通过财政收入安排的支出,都是掏出真金白银,只要中央政府没有穷到打白条挂账的地步,质疑中央财政没有真正掏钱,这种说法是很不专业的。

第三回合:央行指责财政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暧昧”,或者说是合穿一条连档裤,地方债台高筑,其实杠杆率都是财政放松监管一步步滋长起来的。财政部重磅回应,我们与地方政府亲不亲不关你的事,企业向银行借点钱总是以合不合规为理由刁难,你们自己将不良资产包装起来坑害投资者,先管好自己,比如利率、汇率,还有人民币国际化,不要对别人说三道四的。

三个回合下来,谁都不占上风,倒是让看客们觉得银财两家格调不高,粉饰自己,贬低别人。本作者从中梳理出几个问题,值得银财双方共同关注。

央行和财政部是中国国务院庞大的机构体系之下,两个位高权重的经济管理部门,说它们掌管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一点也不为过。是国家经济监管的左膀右臂,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历次机构改革,两家的职能已十分明晰,等级平行,各自独立,基本上是河水不犯井水。虽然参与上述口水战的斗士都是以个人的身份亮剑,但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高层授意,没有一定权力支撑,双方不可能也不敢在这种层面上公开叫劲,虽说多少还有点学术味道。

作为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应有全局观念,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拆台。这次银财骂战至少说明两大经济监管部门平时缺少沟通,在政策设计上也缺少融合,于是出现“政策外溢”现象,即一个部门的政策对另一部门的政策有损耗作用,挤占了部门政策的实施空间和效果。

为什么会是这个时候出现银财公开骂战呢?这恐怕是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出现新的情况有关。国家经济半年报刚出来,上半年GDP增长6.8%,虽说增长的幅度还是在6.7%到6.9%这样一个中高速区间,但也受到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某些经济指标数字下滑,特别是美国悍然发动贸易战对中国外贸发展有一定压力。在此情势下,银财双方相互埋怨,有点推诿责任之嫌。或者说,双方都在抢政策制定的话语权,谁的声调高、谁更占理,谁就能在今后政策设计中分到更多的权力空间。

银财骂战也启迪人们重新检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蕴含着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深意。所谓“积极”,就是要积极主动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强财政政策的预见性和预防性,而不是被动应付、见招拆招。所谓“有效”,就是要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精准发力、对症下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日前表示,未来央行将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

总之,银财骂战凸显中国经济监管层的躁动心理。双方都在指责对方不作为,影响了本部门的政绩。正确的态度应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紧密配合,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制定政策和确定力度。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财政和央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法治化和市场化的框架下,各司其职,权责匹配,自己不乱作为,也不要求对方乱作为,这才是对人民根本利益负责任的做法。

值得关注的是,银财骂战本身揭示决策矛盾的风险。是什么逼得双方打一场口水仗?是目前双方对政策执行层面上的不同理解。不得不承认,这两大经济监管部门对政策认知还有很大分歧,具体到政策的策应、配合、执行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很难默契了。

不过,这场大戏也不是坏事。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表示,从改革的角度来讲,双方的论战不是一件坏事。“这种观点碰撞,对于改革来讲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争论和判断,改革难以推动。”

作者是中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

赞一下
(8)
88.9%
赞一下
(1)
11.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