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彬
在两岸关系陷于停顿之际,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再次“登陆”。这是连战第四次“登陆”。2005年的首次登陆实现了两岸关系的破冰。这一次,连战能否再度为两岸关系带来突破呢。
在此之前,台湾现任领导人蔡英文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与大陆领导人中领导人会见的期望。但这种期望却被外界视为一厢情愿。原因无它,一是北京并不信任民进党,二是在此次采访中,蔡英文却同时提出,要联合其他国家一起防御中国大陆。
不过,在我看来,后者更多的可能只是民进党一贯立场下的表态。在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其它反对党无法制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民进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已经成为主轴。因此蔡英文在党内掌握力恐怕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高,说些台面话避免内部斗争激烈,也是有可能的。
但话说回来,“习蔡会”一定是不可能的吗?或者说,国民党是北京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选项吗?
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几个台湾民调。亲绿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最近几个议题的调查结果,很有意思。
首先一个是对蔡英文执政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在意料之中,认为在蔡英文领导下,台湾整体发展与马英九时代相比,变得更好的只有23.1%,29.3%认为比较坏,44.5%认为一样,没什么改变。换句话说,这项研究发现显示,2016政党轮替两年后,接近74%的台湾人不是认为政党轮替并没有为社会带来什么改变,就是认为政党轮替反而带来更坏的结果。台湾人对政党轮替出现这样超高比率的不算正面的集体反应,值得深思。
第二个调查则是对大陆的观感。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了台湾人对于世界一些国家的好感和反感度,其中对于中国大陆,好感度48.8%,首度超过反感度43.9%。但这并非孤例。2018年3月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的另一项民调中,支持台湾独立的人从2016年的51.2%,一路下滑到2018年3月的38.3%,减少了12.9个百分点。这是民进党完全执政两年后的结果,这背后的因素很值得民进党思考,同样也值得大陆思考。
试想,在马英九时代两岸关系一路高歌。谁曾想到在2014年竟然爆发了太阳花运动,随后两岸关系出现逆转。如今民进党执政之下,两岸关系陷于停顿,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度在上升,“台独”支持者在下降。这意味着什么?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大陆的策略奏效了。
的确,我们不排除这一因素存在,但蔡英文及民进党执政的失败,恐怕是更为直接、更为根本的原因。换句话说,无论是蔡英文还是马英九,两者执政的失败,都直接影响着台湾民众的观感变化。而这种变化则取决于执政者与大陆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台湾民众对执政者不满的前提下,台北与北京关系好,则两岸关系受挫,反之则向好。
这样的问题有解吗?从上一个调查的结果来看,台湾民众对政党轮替的悲观态度,暗示着无论是国民党或是民进党,谁执政都一样,都不能解决台湾的发展问题。还有谁能治理好台湾吗?以号称第三势力的柯文哲?从当前的情况看,柯文哲的政治影响力仍然有限,无法遍及台湾。台湾民意基金会的另一项台湾政党认同的调查,也反映出这种现实。
认为政党理念与自己主张接近的台湾民众中,有7.9%强烈民进党(深绿),21.6%温和民进党(浅绿),43.7%中性选民,19.3%温和国民党(浅蓝),3.9%强烈国民党(深蓝)。其中,针对中性选民进一步细分发现,“真正不偏不倚”的中性选民有32.7%,“中性偏绿”有3.7%,“中性偏蓝”有7.3%。整体来讲,在台湾选民中,深绿加浅绿再加中性偏绿,大约有33.2%,而深蓝加浅蓝再加中性偏蓝,大约是30.5%。换句话说,总体绿蓝支持者各占三成出头,相差不算大。这意味着,当前第三势力仍然缺乏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台湾政治难以超脱蓝绿政党版图,并且两党无论谁执政,台湾民众对其都将产生不满。台湾政党失能既影响台湾社会发展,同时对两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连锁反应,值得大陆思考。尤其是在决定与台湾何种政党,何种政治人物接触时,更需要对此仔细斟酌。
假如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两岸关系发展反反复复,于北京而言恐怕并非什么好事。当前特朗普这一不确定因素,给现有国际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动。但无论如何,特朗普都是以维护美国利益为核心,重新打造一个国际体系。在原来既有的思路、方法已经失灵或失效——至少在特朗普看来是如此的情况下,不按常理出牌,另辟蹊径或许才能走出新的道路来。这样的操作手法,值得北京借鉴。
作者是北京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