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手机的中央处理器(CPU)采用美国高通公司的晶片。值得庆幸的是,到了6月,美国以对中兴处以巨额罚款为条件,撤回了美国企业和中兴交易的禁令,中兴捡回一条命。
不过,就算美国想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也无法阻止中国企业的发展。华为和中兴是中国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非洲和欧美不断扩大市场。中国利用智能手机服务发展迅猛,对通信和网络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及金融科技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上,如今中国和美国、日本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就算中国企业被逐出美国,也可以搭上本国对高科技产品需求扩大的顺风车,得以继续发展。
最坏的剧本是,中国的国粹主义被美国的保护主义刺激后,中美互相封锁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实际上,受到美国对中兴的处分,突出了中国国内依赖外国晶片的风险,有观点主张应该加速晶片的国产化。但如果中国什么都走自给自足的路,不仅给中国自己带来高成本,也会招致缩小世界贸易规模的局面。
“中国制造2025”象征着中国的自给自足志向。该政策重点培养发达国家具有竞争力而中国薄弱的产业,或者中国争取培养发达国家今后要培养的产业。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日本等发达国家能对中国出口的东西将所剩无几。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日本的2.5倍,尽管在很多技术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依然抱着追赶的志向,令美国惶恐不安。
打个比方说,中国犹如在高速公路上猛追发达国家的卡车。这样下去,担心被追尾的美国只会拼命去阻拦卡车。中国也应该考虑如何改变车道,从而避免与发达国家发生冲突。这样就能安全赶超美国,美国或许感到遗憾,但不会感到恐怖。
改变车道,就是应该走和发达国家不同方向的技术发展道路,打造发达国家企业想不到的产品和服务。优秀的实例就是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其中三个——网购、共享脚踏车和支付宝。这些都是源于发达国家的服务,经过中国改良,取得无法比拟的大规模发展。
如今,中美正站在互相封锁的道路和坚持全球化道路的岔路口。希望两国作出明智的判断,而日本无论如何也不能助长互相封锁的气焰。
(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