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中国明智的贸易举措

时间:2018-07-02 09: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中国征收贸易关税,采取了与他的前任大不相同的做法。中国现在已纯粹被视为经济竞争者,而不再是经济伙伴。也许在程度上有别,但在性质上却是不变:特朗普的政策,是美国在贸易方面对中国累积了10年不满的结果。

美国不满的原因众所周知。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没有兑现开放市场准入的承诺,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出现倒退。此外,中国被认为长期使用国家干预措施,包括产业政策,以限制美国在国内市场的商业活动和投资,而中国的企业则实现了快速的技术进步。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美国现在担心的是,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对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构成了真正的挑战。这令美国产生了中国必须“被遏制”的想法。对特朗普而言,部分的解决办法就是贸易保护主义。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成功地遏制了日本的增长,后者与今天的中国一样,在对美贸易上保持了巨大顺差。不过,这些政策之所以成功,部分原因在于日本的政策选择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反应迟缓。为了减少双边贸易顺差,日本实施了所谓的自动限制出口,造成日本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并过度保护其国内非贸易领域(non-tradable sectors),结果是日本陷入了几十年的经济衰退。

然而,自1980年代以来,贸易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区域和全球生产链的贸易形式兴起后,作为特朗普不满症结之一的双边贸易不平衡,显得是一个陈旧和过时的概念。毕竟,中国从出口中实际获得的增加值,远不及其贸易顺差那么大。

实际上,在过去10年间,中国的全球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萎缩,从2007年的10%下降到今天仅仅的1.4%。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并没有多大变化,这表明美国的巨额赤字根本不是中国的错。事实上,这完全归咎于美国的宏观经济现实,即国内储蓄率低和联邦借款率高,而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将导致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

中国认识到,特朗普政府执意迫使其削减双边贸易顺差是荒谬之举。但它也知道,贸易战只会两败俱伤。为了缓和贸易摩擦,与日本的自动限制出口不同,中国领导人承诺增加进口,开放国内市场。未来五年内将进口价值8万亿美元的商品。

这是明智之举,它能缓和美国,欧洲很多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对难以进入中国市场的不满。正如中美经贸磋商小组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大幅”增加购买外国(尤其是美国)的商品和服务,也将使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赞一下
(2)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