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党体系的变迁自1986年民进党成立后就呈现缓慢变化的趋势。大体来说,主要造成政党体系变迁,从一党独大,到两党,再到两大一小的政党体系,主要关键都是国民党。
新党和台联的诞生,应可说是从国民党裂解出来的两个政党,它们让国民党变小,而相对应地放大民进党。但如果回顾民进党政党支持的变迁历史,把观察时间拉长,大致可看出稳定的趋势,大概民进党是维持在3成左右的支持度,但在总统选举民进党胜选初期时,民进党的政党支持度会陡然拉高,然后随着执政时间日长,又会慢慢往下掉到2成到3成之间,这其实是个很稳定且有趣的趋势。也就是说,兴奋期过后,民进党的政党支持度就会回到原形。
只是相当多的社会观察者和少部分政治学者都只关注民进党胜选兴奋期间的政党支持拉高,把短暂时期的激情看作是政党支持的永久性结构变化,因而冠上“政党重组”或“政党解组”的形容词,好像从此之后,政党支持就会固定下来,然后对政党体系产生影响,甚至于形塑出新的政党体系。
最明显的例子是新党,1995年立委选举,甫成立未久的新党席卷21席立委,险些造成“三党不过半”,当时的看法是:“台湾政党体系进入三党时代”。但没过几年,新党就慢慢泡沫化了,如今已无足轻重。20年后的时代力量,在立委选举中跨越政党门槛,能够分得不分区席次,然后类似的讲法又出现了。
时空环境不同,我当然不是武断地认为,时代力量也会像新党一样倏忽而过地泡沫化,但政党体系的变迁其实反映的是社会分歧程度。存在于社会当中的基本分歧,决定了有效政党的数目和政党体系的发展轨迹。
自台湾民主化以来,主要切割社会的一直都是国家认同,是台湾国还是中华民国的问题。这是一条线,切出两块,所以台湾政党体系长期都是蓝绿,因为蓝的是中华民国认同,而绿的是台湾国认同。从社会分歧的视角出发,如果没有新的分歧出现,台湾政党体系的发展就脱离不了蓝绿,就只会有国民党和民进党是有意义且能长期存在的政党。其他因特定事件而兴起的政党,大概都脱不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命运。
台湾民意基金会近期有关政党支持的调查结果,被诠释为民进党执政两年后的社会支持已和国民党差不多,所以柯文哲、侯友宜等“政治素人”蹦出来对民进党产生威胁,这样的讲法太过于表面。我认为,与其说是民进党社会支持永久性的流失,不如说是民进党暂时性的人才匮乏,造成在台北市和新北市两个一级战区无可用之将的短期现象。
如果民进党的社会支持真的永久性流失,那么应会看到在其他县市选区也多多少少会有“政治素人”出来挑战的案例。实则不然,所以,当切割台湾社会的主要分歧仍然是国家认同时,预期台湾会出现长期稳定的第三党或政治势力,都只是主观的期待而已,很难成为客观的现实。蓝绿对抗,还会是未来台湾政治发展的主旋律。
(作者为淡江大学兰阳校区全球政治经济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