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透视
自今年初以来,美国、中国和朝鲜发生了一系列高度战略性,同时又戏剧化的互动。这些互动将为现有东北亚以至亚太形势格局带来重大深远变化。
这些互动的始作俑者,无疑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特朗普一直坚信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与中国高度挂钩,美国必须尽快解决美中贸易的高额逆差问题,于是特朗普政府经常把中美关系与朝核问题“打包”在一起处理。
美国的新思维和政策取向,果然引发了朝鲜的态度和策略转变,致使中美关系产生动荡,贸易战一触即发,同时也促动了中朝关系,从过去五年的相对冷淡转向最近的迅速回暖。
目前各方的博弈已经通过擂阵叫板的第一阶段,从6月份开始将进入到实质交手阶段。回顾各方得失,应可以对下一阶段走向提供有益的前瞻。
先看中美贸易争端,无论外界如何解读,特朗普的初衷是相对朴素的,即美中当前贸易逆差过大,必须矫正。此轮贸易争端对中方的最大教训就是:本应就贸易问题就事论事,但中方却过多地引入了非贸易因素如政治对峙,民族情绪,舆论轰炸,最后反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和被动。
目前中美同意以协商求解决,在中方处于高额贸易顺差的情况下,预计谈判应不难产生双赢结果。反之如果真打起贸易战,中国落败几无悬念。其中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总贸易额对比;再一个就是高端技术占有。
当4月初美国首次提出500亿美元贸易额的301法案调查清单时,中国的对应反击还算给力。但当美国随即宣布再追加1000亿美元的征税清单时,中国的阵脚开始出现动摇。中国从美国进口贸易额没有如此之大,更多关税便无从征起,无法再对美国形成有效反制。
如果中国输美产品有不少难以替代的上游核心技术含量,那也有助于打赢贸易战,因为上游技术一旦卡住脖子,大批下游企业链便可能即刻瘫痪休克。但中国目前的输美产品,大多为代工成品或低端技术含量,于是对美国企业影响和威慑有限。
反倒是美国抓住中国中兴通讯公司违规的案例,对之实施美国芯片产品“禁购令”,让“整体处于下游态势”的中国高科技产业感到了彻骨的疼。
中国朝野目前痛定思痛,要加大高科技核心产品研发投入。但硬性的资金投入和国家优惠固然重要,软性的自由创造空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独立思考研发的人才教育培养等等,一样不可或缺。
俄罗斯就是前车之鉴:能造出不少军火,却几乎拿不出任何像样的大众民用品牌。这其中的关键断裂和落差是什么?值得当代中国深刻反思。
美国和朝鲜过招,尽管金正恩又祭出祖传秘笈,但特朗普先给他碰了个硬钉子。使出了东方谈判风格所不太习惯的“断然退出”策略。 朝鲜方面对此猝不及防,连忙放软身段,但已显出被动。如果美朝峰会按计划在新加坡举行,双方博弈有三大重点:朝鲜到底打算“停核”还是“弃核”?朝鲜弃核的时间表?美国能否确保和平过渡及援助?
面对回暖的中朝关系,中国应抓住朝鲜宣布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契机,以此推动朝鲜改革开放,同时加强维护其“战略缓冲区”地位。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