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到处都是“特朗普”?

时间:2018-06-01 08:5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北看记

新上任的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本周一宣布震撼新马的决定——终止已经签署合约的新隆高铁计划,隔天一早,友人发给我一条短信点评曰:“东南亚也出了一个特朗普”。

马哈迪宁可违约,也要腰斩与新加坡有约的新隆高铁计划,对该国选民而言,这是新首相履行重新检讨有关项目的选举承诺,但对于签订了协议的外方而言,却也要承受牵连与损失。受马国政党轮替影响的当然不止新隆高铁,马哈迪称,他也将与中国政府重新谈判多项马中两国的“不平等合约”。

可叹的是,国家领导人公然撕毁协议,现在已不是特别新鲜的事了。马哈迪的做法与一上台即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最近又退出伊核协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风格就有几分“神似”。无怪乎有网民批评,作为普世价值的“契约精神”,在这些领导人的实践中,成了“弃约精神”。

除了“弃约”,国际政要也日益无惧于语出惊人,说辞“变化多端”。这方面特朗普依然是个集大成者,不论是涉及中美贸易战或是特金会的话题,特朗普都将语言的操控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4月份在中美贸易战硝烟刚泛起时,美国与亚洲股市每天随特朗普的发言起落;5月份,备受关注的“特金会”从确定到告吹又重见天日,在世人面前上演了一场“死死生生”的奇幻历程。国家元首将兵不厌诈与“变脸”的施压技巧,将国内选举中对付政治对手的计谋狡诈,在国际舞台上透过媒体施展,让人看得瞠目结舌。

几天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有关为南中国海主权“宣战”的说法,也让各界吓了一跳。之后虽有中文媒体跟进报道称,媒体没有准确报道菲外长的讲话,杜特尔特并没有点名中国,但是查阅《菲律宾星报》的原文,菲外长确实引述杜特尔特用到“开战”这个国家元首一般会避开的刺激性字眼。领导人“直言不讳”的风格如今都不足为奇,特朗普就不止一次地公开夸耀美国的核按钮。

国家领导人的“逆行”现象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即引起关注,有学者将之评论为国家领袖的“拟制度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备受瞩目的国际领袖一心绕开现有建制,无避讳地寻求权力,并且以权力而非制度来处理国家所面对的危机,在过程中继续破坏制度以及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在特朗普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是例子。

在民主化国家里,由于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民选领导人采取这样的做法,因有民意背书而具备法理上的合法性。与此同时,民选领导人也不惜挑战制度或合约来主导舆论,推进本身的议程,继续将民意裹挟到决策的过程中。从正面意义而言,一国的内政与外交,尤其是后者,不再像过去一样大体属于高层领导间秘而不宣的交易,而是成了公开的要价索价,从提升民众知情权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也大大加剧了对外关系的不确定性。

反讽的是,人们一贯相信,高度民主化的国家因其选举制度与政党轮替的现实,意味着内部的制衡力量更多更强;一国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政治决策越稳定,如今这些观念正被颠覆。相反的,非民主国家倒是显得相对稳定,其缺点在于必要的改革不足,内部政治更趋一元化,呈现另一种“逆行”。

这两个极端在国际舞台上碰撞,会呈现什么结果,难以预料,只能说明在大众民主的时代,更多国家领导人受到普遍民意与短期利益牵扯,“胸怀世界”的理想越来越没有市场;在寻求理想政治制度的问题上,人类再次进入一个困惑时期。不得不承认,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式的以本国民意为圭臬,轻视对外协议,不按理出牌的手段,对当事人似乎得多于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特朗普”恐怕会越来越多,各国只好自求多福,迎接这个颠覆的新时代。

赞一下
(6)
60%
赞一下
(4)
4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