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中国经济专家巴里·诺顿认为,自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经济行为的导向已与过去不同,国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工业领域,一波一波规模不断扩展并有明确目标的发展计划,目标是全面提升中国的工业经济,继续寻求高经济增长。
对此,诺顿认为,中国政府风格越来越像风险投资机构,使得中国经济继续失衡并且面对动荡风险,基于高度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的科技强国之路如果不及时调整,也将成为中美冲突的导因。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巴里·诺顿教授(Barry Naughton)上星期四(24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办的“中国2035年:中领导人的现代化愿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题为“中国趋于“宏大导向(China’s Move to “Grand Steerage”)”的主旨演讲时,提出以上看法。
他一开始就指出,这个讲座最难之处是设定题目,他不认为中国回归到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他选择了“宏大导向”的表述。诺顿也指出,这个“导向”不仅仅是源于最高领导人个人的意志,而是决策层的整体共识。
诺顿强调,他所谓的中国“宏大导向”的出现,只是近10年的事,此前中国政府对工业经济并没有效的主导。大约在2006年,中国政府才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针对某个特定工业领,提出了中长期的巨型科技项目。
“从那时开始,我们看到科技工业化政策在每一个领域里稳步提速,政策浪潮连续不断,规模不断加大,你可以在2006年首次提出的中长期计划,与后续出现的战略新兴工业之间看到直接的联系。”
诺顿强调,随着每项计划的更替,中国政府注入的力量也以不同方式扩大,涉及更多产业,计划也更为详尽,包括列出针对某个领域的一系列具体步骤与行动。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计划就集中于特定领域,包括开发机器人、新的感应网络、人工智能等,
在发展科技工业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也一样雄心勃勃,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诺顿指出,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与1978年至2010年的35年已经出现显著转变,当年中国的经济战略是“搞活经济”,即通过市场改革,发掘新的市场需求。从卖彩色纽扣的温州商贩发现一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抑制的市场需求,到后继的楼市起飞和出口腾飞,都不是政府一开始清楚预见到的。
他说,人们在论述中常以为中国政府一直主导着经济发展,但这不是事实。以工业政策来说,在2005年之前,能实质影响经济的计划几乎找不到,虽有五年计划,但没有具体细节。在2000年,中国国务院不足一年才推出一项工业政策,如今是每年推出十几二十项相关政策,这种果敢做法超乎西方国家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