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大陆崛起 以知中取代仇中

时间:2018-05-25 09: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台湾《经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大陆今年第1季的经济成长率6.8%,大致符合原先的预期。中国大陆近年来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不再一味追求高成长,提出所谓新常态成长模式,将经济成长率目标订在6.5%到7.0%之间。在2010年大陆经济成长率创下10.6%高峰后,开始逐年放缓,转而重视在稳定成长下调整产业结构。由追求量的增加转为质的提高,防弊重于兴利,制度创新优于政策优惠,并解决过去经济高成长下所衍生的问题。

在2012年中领导人上任后,更将提升产业水准,改善经济体质列为优先的政策。例如在2015年中国大陆提出製造2025的总体战略计划,范围几乎包括所有新兴以及先进製造项目。中国希望在十年时间,由製造大国锐变为製造强国,并在2035年可以进一步超越日本及德国。

特别是中国大陆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扶持不遗馀力,各项资金挹注,赋税减免以及其他优惠措施更是排山倒海而来;许多大型企业也纷纷响应投入,发展半导体几乎已成为中国大陆的全民运动。半导体是中国目前仅次于原油,为中国第二大进口项目;发展半导体产业目的就是发展自主技术,自给自足而不再仰赖进口。另外中国大陆也祭出各项吸引人才优惠措施,产生可观的磁吸效应。半导体可说是台湾目前最具优势的产业,正面临中国强力威胁的挑战。

面对中国大陆的兴起,各国无不积极因应。一方面针对中国製造2025的重点项目,研拟彼此落差,进一步建构本身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也会利用贸易措施抑制中国製造2025项目向外扩张。例如美国最近引用301条款,对中国制裁加征关税的项目,即是冲着中国製造2025而来。此制裁措施虽然因为日前美中贸易谈判达成协议而不会实施,但未来各国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立场并不会改变。

反观目前台湾政府对于中国大陆的兴起,似乎并没有通盘的策略。在政治上採取与中国持续交火的零和对抗;只是一味的防堵中国,并助长社会仇中心态。而在经济上则是採取疏离中国,以降低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外,甚至还追随美国脚步亦步亦趋,扩大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限制及投资审查措施。对于中国大陆产业发展重点,不但疏于研究,台湾所知相对有限;政府对于中国大陆经济成长及产业转型发展也几乎是视而不见,以为把门关起就可以成功发展5+2产业。

另外,由于近年来台湾经济成长迟缓,薪资停滞不前,不及亚太其他国家,造成人才外流,政府在此方面也是束手无策,也是台湾发展新兴产业另一道天堑。

政府在对外推动新南向政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于中国大陆在新南向国家所推动的一带一路措施,以及在当地重要产业布局所知有限,以为把眼睛遮起来就可以开疆闢土。特别是近来政府一再宣扬台湾在新南向国家新增加的一些投资案,以凸显政策成果;但是台湾在新南向国家的投资早已落后中国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台湾如果仍然停留在自己和自己比的窠臼中,只是见树不见林,很难收到成效。

现阶段政府应将台湾重点产业在国际竞争的优劣势,做一全面性的盘点。对于存有关键技术及人才缺口的部分,应该由即将成立的“投资台湾事务所”,进行有系统地研究以利于招商引资;而在人才缺口方面,也应统合国内各机构,拿出具体办法积极揽才。

除了政策调整有其必要性外;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思维必须改变;由反中、仇中、排中以及防中的纠葛中,转为知中。台湾的经济规模大约为中国大陆的5%,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惟有多瞭解中国,才能够掌握彼此产业发展趋势,有效因应未来中国大陆的影响。

赞一下
(9)
75%
赞一下
(3)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