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挥之不去的性别潜规则

时间:2018-05-02 08:1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早点 海腔新调 [email protected]

美国非盈利组织“人权观察”近日发表一份报告,让中国科技业的各个领头羊陷入性别歧视的负面舆论。

报告称,尽管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上升,但中国就业市场和工作场所的性别歧视问题仍然严峻,并特别点名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等科技公司。

报告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中国各大招聘网站、企业官网和社交媒体上的3万6000多则招聘广告,发现中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大量招聘广告有明显的性别倾向。

例如2017年全国公务员招考职位中,13%岗位列明“限男性”“男士优先”或“适合男性”等性别歧视要求。“物化”女性的招聘广告也层出不穷,包括对女性求职者提出与工作本职无关的身高、体重或形象气质等身体特征要求。

BAT过去几年的一些招聘“劣迹”也被重新挖出来。这当中包括用现职女员工的外貌作为卖点,吸引男性应征;向应聘者承诺有“女神”同事,并给女员工贴上“深夜福利”的标签等。

这份报告被诸多海外媒体引述,美国《纽约时报》甚至不客气地用“肮脏秘密”形容中国科技公司的性别歧视现象。面对舆论讨伐,三家企业不得不紧急回应,向外界承诺采取平等、包容的招聘方针,并表态会严格审查招聘广告。

这条最初由美国媒体炒起来的新闻,被中国媒体转载后,一些网民不出意料开始质疑西方的双重评判标准和上纲上线。有人还搬出前阵子席卷美国的拒绝性别暴力运动“我也是”(#MeToo),批评美国媒体“厚着脸皮说别人”。

平心而论,招聘广告用“女神”“深夜福利”等字眼造势的确低俗,更欠缺性别意识上的政治敏感度,但在眼球效应重于一切的互联网世界里,这更像是一种制造话题和营销效果的手段。另一方面,企业招聘时对某些岗位应聘者提出的要求,也并非完全无理。例如要负责“撑门面”的公司前台接待职位,很难说“形象气质佳”不是对岗位要求的客观描述。如果招聘中逃不掉对求职者“颜值”的评估,招聘广告避开某些字眼也只是表面功夫。

西方世界对中国做出的人权、自由、法治等方面的批评,往往在中国被解读为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和姿态的对立,认为这是西方对中国的曲解,甚至是带有干涉色彩的“妖魔化”。但西方媒体和人权机构此次揭开中国职场的“肮脏秘密”,中国网民的反应却非一面倒。

在一些网络媒体,甚至是传统上立场偏向民族主义的媒体评论区,很多女网民也站出来为“人权观察”叫好,并直言“人权观察”做了件好事。有人还以亲身经验申诉职场性别歧视,称女性求职者面试有三个必答题: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准备生二胎吗?这些反应从客观上说明报告揭秘的中国职场性别潜规则,多少触动到一些中国女性心中的芥蒂。

破除女性裹小脚这一社会习俗的百余年来,中国在推进男女平等、平权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近年来中国的商业、科学、航天等领域都涌现出巾帼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女性在很多方面依然受到隐性的差别对待,这不仅体现在女性的就业权上,也体现在社会对男女角色的不同定位,以及大众舆论在婚姻、贞操观等问题上向男女施加的不同压力上。与此同时,很多女性在择偶时用外貌换取物质的“自我物化”行为,多多少少也受到外界对男女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差异的影响。

归根究底,中国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中,传统的男女观念不仅根深蒂固而且潜移默化。虽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都在提升,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也在增强,对于参与社会多元角色的诉求不断提高,但要真正挥别深层次的性别潜规则恐怕还没那么容易。

赞一下
(4)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