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杭州、武汉、郑州、合肥、南京等20多个城市都出台了人才新政,希望依靠特殊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外来人才落地。日前,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才50人论坛联合举行研讨会,多位人才专家就各地“人才争夺战”进行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人才流动更多表现为单向趋势,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并最终固定下来。这是中国“国内移民”的一个主要形式。一些农民工由于在城市工作时间较长,尤其是他们的子女出生在城市,都很难选择再回到农村,更多的就选择留在城市。
另外我们要看到,一个地区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不能只重视高端人才,而忽视那些与高端人才配套的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地区的发展需要多元的人才构成,让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也是人才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以加工制造业的中心东莞为例,2016年东莞全区域人口826万,但其中630万人都是非当地户籍人口,其中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堪称东莞人才的代表,正是这部分“新移民”支撑着东莞的发展。
国内的“移民”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现在我国从人口红利开始转向人才红利,各地城市都逐渐地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争夺战打破了大城市对资源的垄断,促进了人才流动,松动了户籍对人才的限制,从这个角度看,“人才争夺战”有其突出的积极意义。
当前,一些地方的人才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不少误区,急需以大力度改革来完善人才服务,尤其是加强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特别要重视“技能型移民”人才的培养使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地区发展要注重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政府要深化户籍改革,完善对“国内移民”的服务。人才既要有包括大学生以及创业者等在内的高端人才,也要有职业白领、技术蓝领以及城市运行服务人员等。比如说,深圳人口有两千多万,其中有一千多万人没有本地户籍,但这些人中有大量优秀人才,政府在吸引人才时要注重这部分人群,加快户籍改革,完善配套服务,将这部分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留住用好。在人力资源越来越“值钱”的当下,不应将人口多当作一种负担,唯有努力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才能真正打造出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并把这种优势打造成城市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给外来人才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不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生活、工作,还有利于当地的劳动力变为消费者,从而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从长远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可以先在省会城市试行积分落户制度,落户的条件不仅限于学历,同时可以考虑技能以及工作年限,向那些有固定工作并且按时上交社保一定年限的居民,尤其是对特殊技能人才、熟练劳工、家政人员等逐步开放户口。为避免引发社会问题,可以从局部开始一点点放开,取得一定经验后向全国推广。
对各地出现的这一轮“人才争夺战”,上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应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引导,总体上宜放不宜收、宜疏不宜堵,如果强行制定某些政策限制,某些城市将会出现“一管就死”的尴尬。中央及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包括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平衡,做好统筹协调,避免地区之间“各自为战”和“恶意争夺”,并做好对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的人才平衡工作。
在地方政府层面,需要狠抓政策落地,政策应与市场一起发挥作用,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各地政府需要了解自身对人才的需要,避免“跟风”出台政策,要从长远出发制定完整的政策体系,建立人才数据库,建立人才发展长效机制。地方政府在出台政策之后,还要下大力气抓好政策落实,避免人才政策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秀。
眼下各地展开“人才争夺战”,关键要创造积极条件吸引各个层面的人才。地方政府尤其要重视对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并利用人才引进的契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最终形成“谋发展引人才,引人才促改革”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