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国官方一直态度强硬,誓言要“奉陪到底”。除了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农产品、汽车、飞机等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高层和官媒还一再强调,芯片等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中国必须更加坚定地将“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的强硬并非没有底气,这个底气主要来自其庞大的国内市场,来自中美经济已深度融合的现实,也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增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现在的情形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利用增加关税的手段扭转日本对美巨额贸易顺差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中国的抗压能力确实远远强于当年的日本。
但有底气并不等于中国愿意打贸易战,因为贸易战肯定会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甚至重挫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遭美国制裁的中兴公司一夜之间就面临生存危机,就充分暴露了这几年在国际市场上高歌猛进的中国企业的脆弱。
不过,美国的抗压能力也不像一些网络文章描述的那么强大。贸易战真的开打,美国经济和就业的损失也必然惨重。比如美国商务部宣布制裁中兴后,美国通讯元器件制造商Acacia通信股价暴跌35.9%,电信和数通市场光器件、模块和子系统供应商Oclaro股价下跌15.2%。一旦出口中国的大豆、汽车和飞机等产品被中方增加关税,美国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这当然不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愿意看到的。
因此,在6月份中美贸易摊牌的大限到来之前,双方高层出面谈判的可能性本来就很大。姆努钦近日已在美国会见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双方虽然没有直接谈到贸易摩擦,但姆努钦赞赏了中国进一步向全球开放银行和保险市场。而姆努钦表示愿意到北京谈判,说明双方在斗狠叫价的同时,谈判的大幕也将拉开。
中美通过谈判解决贸易摩擦,对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好事。虽然一两次谈判不可能解决中美贸易的所有问题,但双方通过谈判总能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避免损人不利己的全面贸易战真的上演。毕竟,中美双方都没有置对方于死地的意愿和必要,世界经济增长和地区安全也离不开一个整体上稳定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