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真:国民感情和日中关系

时间:2018-03-27 09: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时事透视

20世纪之后的外交重点,被认为是从政治、经济渐渐地转变到国民感情上来。在民主主义国家,国民感情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政府来说,采取违背国民感情的政策,意味着须承担巨大风险。在非民主主义国家中,国民感情一面是政府和政党宣传的结果,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制约政府政策的因素。

在日中关系上,显而易见,国民感情成了制约双边关系的巨大因素。1980年代,日本国民有八成回答“对华有亲近感”,世变时移,现在有八成回答“对华没有亲近感”。

同样,中国国民的对日感情也不好。根据日本特定非盈利活动法人言论NPO的调查数据显示,近来中国对日的感情有所好转。分析认为,这和赴日旅游增加和日中关系改善有关。但是,依然有七成以上中国国民对日抱有负面感情。

在彼此之间的国民感情极其不好的状况下,两国首脑在试图改善两国关系,看起来不符合两国的舆论倾向。的确,安倍政府的支持率接近五成(编按:近日因土地丑闻已下跌到三成),可以说比较高。虽然中国中领导人政府的支持率不明确,官方看法应该是极高。也可以说,就是因为同为支持率都很高的政府,才能采取改善两国关系的政策。但是,还有另一个重要论点。

实际上,根据言论NPO的调查数据显示,除了回答是否“有亲近感”之外,在问及两国关系是否“重要”时,回答“重要”的两国国民均占五成以上。即对日本来说,中国很重要,对中国来说,日本也很重要。虽然“没有亲近感”,但是“很重要”或许是最大的公约数。如果是这样,在持续几年的紧张关系之后,两国政府推出的政策,渐渐地改善两国关系的方向,也正是反映了舆论的动向。

还有一个需要斟酌的事项。在日方来看,尤为突出的一点是,根据年龄层的不同,对华感情有很大差距。简单地说,对华感情最坏的是60多岁的人,最好的是20多岁的人。这在内阁府的“关于外交的舆论调查”的数据结果也是如此。2017年秋季的调查结果显示,78%的人回答对华“没有亲近感”或者“不太有亲近感”。而不到19%的人回答“有亲近感”“还算有亲近感”。虽然和2016年的调查相比稍有改善,但是负面感情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不同年龄层来看,60多岁的人有84%以上回答“没有亲近感”或者“不太有亲近感”。只有13%的人回答“有亲近感”“还算有亲近感”。相比来看,18岁至29岁的人,负面回答为68%,正面回答为31%。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日本人对华感情比较友好。30多岁和50多岁的人相比结果也是同样。

越年轻对华越是友好些,这是什么原因呢?普遍来看,60多岁的人是1950年代出生的人,青春期是在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时期度过,在日中关系上,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日本处于压倒性的优越地位。而对于20多岁的人来说,却是相反。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越是年轻,支持安倍政府的比率越大这个现象。支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安倍政府具有保守的性质,分析认为这是在于没有取代安倍政府的其他选项,表示的是一种“无奈”。或许不能肯定说支持安倍政府较多的年轻一代的对华感情,支撑了近来安倍政府的对华友好政策。但是,大体方向的一致,或许成为安倍政府支持率不会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之一。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

赞一下
(3)
50%
赞一下
(3)
5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