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曦:美朝关系“破冰”意味着什么

时间:2017-12-18 19: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在朝鲜半岛局势因导弹试射和军演而持续升温之际,联合国分管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费尔特曼于12月5日至8日访朝,打破了联合国与朝鲜六年的外交沉寂。朝中社的官方网站发表的报道显示,费尔特曼会见了朝鲜外务相李容浩、外务省副相朴明国和联合国驻朝人员。

此次费尔特曼访朝的契机始于今年9月的联大,李容浩在联大召开期间非正式邀请费尔特曼访朝,但相关行程在访问前一周才敲定。外界普遍预期,费尔特曼访朝是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访朝做铺垫。费尔特曼是联合国秘书处现任最高级别的美国官员,曾在美国国务院任分管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

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官员说,美方已经了解费尔特曼访朝行程,并表示美国将继续与其他国家,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在外交和经济层面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以说服朝鲜放弃核武器和导弹开发项目。虽然表态依然强调施压,但是对非政治手段解决的态度谨慎。

种种迹象显示,美朝两国正在悄然改变各自一直以来坚持的僵化互动模式,尝试重启直接对话。不同身份的各级高官频繁访朝,不仅是朝鲜外交改弦更张的表现,也是在为对抗僵局寻找台阶。姑且不论高官外交能起到多大的实际成果,这些外国官员只要在朝一天,顾虑到国际影响,美朝双方突然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无疑为因军演和试射导弹而日渐升温的美朝骂战提供了一个缓冲。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美国自奥巴马政府以来、以“战略忍耐”为名的无视和回避接触政策已经破产。美国错估了朝鲜内部的形势、特殊的政治体制和金正恩政权的战略意志,过于乐观的期待以拖待变,等待朝鲜内部崩溃的战略预期彻底落空。

如今,随着朝鲜的核导能力飞速发展,屡屡突破美国预计的瓶颈和红线,美国已经不能再冒着领土暴露在核威慑下的风险,继续唱“道德孤立”朝鲜的高调,开始意识到“战略忍耐”的实质是掩耳盗铃,尝试恢复对朝直接接触,重新回归了务实的外交路线,试图恢复自身在三八线另一侧的影响力。

而朝鲜也认为自身实力已经足以和美国谈价码,有意愿恢复接触。此外,数轮持续加码的制裁,让朝鲜的经济陷入困境,尽快恢复接触,争取缓解经济困境,对金正恩的统治有所助益。美国高官近期频繁访朝,是美朝重新直接接触的信号。

中国对美朝接触的态度变化,是美朝关系融冰的重要推手。朝核问题十余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朝鲜核能力“可控、可逆”的基本前提已经不复存在,继续刻舟求剑地坚持不切实际的对话前提,除了降低朝鲜回归谈判桌的意愿之外,别无它用。在国际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下,朝鲜没有关上对外交往的大门,反倒是表现出了与国际社会积极接触的迹象。

金正恩认为,在核导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之后,朝鲜有必要以“核大国”的身份和地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既是抬高对美接触谈判的价码,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全面敌视后,因朝鲜拥核而走到崩溃边缘的美朝关系,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危中有机的微妙境地。但是,美朝之间严重的战略互信“欠债”,不可能通过简单的高层互访“还清”。美朝之间的关系想要实现触底反弹,“破冰”仅仅是互相试探的一小步而已。

中美韩朝“四国演义”

美朝可能重启直接对话的背后,是中朝关系的降温。金正恩正式继任领导人以来,到目前为止尚未访华,而韩国在“萨德”风波持续延烧至今的前提下,仍未中断首脑级别的外交。对金正恩来说,拥核不仅是既定方针,也关乎金正恩政权的内外稳定。

对外,拥核能够使朝鲜在美朝对话中争取有利地位;对内,能够维系先军政治下,金正恩政权的稳定发展。但朝鲜拥核的实际后果,已经触及中国在东北亚的核心安全利益,中朝两国战略利益的矛盾难以调和。在协商陷于停滞的前提下,中国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关系,便呈现出冷热互现的戏剧性图景。特别是在中韩关系触底反弹的关键时期,新任韩国总统文寅上周访华后,中韩领导人表示要改善两国关系应对朝核问题。与此同时,中朝关系却因为在朝核问题上的根本分歧而渐行渐远。

中朝两党的关系一直走在两国关系之前,多数重要的问题都是藉由党际交往率先达成共识,然后经由两国正式的外交机制予以落实。这种特殊的交往方式,决定了党际交往的水平较能准确、真实地反应中朝关系的现状。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2)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