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男:中美会签署第四个联合公报吗?

时间:2017-11-09 10:5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王伟男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展开上任以来首次访问亚洲的行程,按照公布的日程安排,他于11月8日至10日访问北京。此前舆论界已有猜测,中美两国会不会在特朗普访华期间发表第四个联合公报。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中国国家主席中领导人确定于4月7日访问美国,并与特朗普举行庄园会晤时,关于两国将发表第四个联合公报的传闻就已经甚嚣尘上。但在那次庄园会晤后,双方并没有发表任何共同文件。这次特朗普来访,同样的揣测仍然时有耳闻。

截至目前,中美发表过三个联合公报和三个综合性的联合声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为1972年2月的“上海公报”、1978年12月的“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的“八一七公报”。事实上,这三个联合公报的正式名称是一样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媒体和学术界为了加以区分,根据每个公报的特质,分别赋予“别名”。

例如,1972年2月的联合公报是在中美关系解冻的标志性事件,尼克松(尼逊)访华的最后一站上海发表的,故被称为“上海公报”。1978年12月的联合公报向全世界宣布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故被称为“建交公报”。1982年8月的联合公报主要涉及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依据发表的具体日期(1982年8月17日)而被称为“八一七公报”。可见,这三个联合公报都有特定的历史使命。

中美三个联合声明分别发表于1997年10月、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对应的事件分别为江泽民访美、奥巴马访华和胡锦涛访美。从内容上看,这三个联合声明都是综合性的,涉及面很广,中美双方或其中一方在当时关心的几乎所有事项都被罗列其中,而不像前述三个联合公报那样聚焦单一议题。

如前所述,中美前三个联合公报都有特定的历史使命。但这三个联合公报有一个共同因素贯穿其中,那就是台湾问题。从1949年到1972年,中美之所以长期冷战对峙,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不同利益取向是关键。“上海公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美方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从1972年2月中美关系解冻到1979年元月中美建交,共经历了七年时间。之所以迟迟不能建交,既与美国的国内政治有关,也与中美双方对台海两岸关系的定位存在分歧有关。在“建交公报”里,美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从而解决了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

中美建交后,美国对台军售日益成为干扰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双方几经折冲尊俎,终于在1982年8月17日发表新的联合公报。美方在公报中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从而至少在文本上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

之所以说“在文本上”扫除了障碍,是因为从此后至今的事实来看,美国并没有遵守“八一七公报”,不仅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而且所售武器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断打破先前的纪录。对于持续朝与大陆相分离方向发展的台湾来说,这些购自美国的武器一来可以壮胆,二来可以显示美国对台湾的政治支持。但对于大陆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美国对台军售,仍是横亘在中美关系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1)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