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东时间前天(14日)下令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行为展开审查,不仅再次引发外界对中美爆发贸易战的担忧,还导致各地股市纷纷下滑,可见其影响超越了中美关系的范畴。
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发难,其实是意料中事。他在竞选总统期间就屡次痛批中国抢走美国人的饭碗,还一直高调宣称将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甚至恫言向中国货物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一度引发中美出现经贸战的忧虑。
不过,在特朗普上任初期,他非但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也没有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而且还与中国国家主席中领导人数次会面和通话,并承认“一个中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美关系早前稍微紧张的态势。两国也由此迎来了大约半年的“蜜月期”。
分析普遍认为,特朗普当时一改当选前对中国强硬的态度,主要目的是要换取中国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但后来,朝核问题渐渐升温,美国又宣布了对台军售,并且数次派军舰在南中国海执行自由航行任务,这系列外交动作中断了中美两国短暂的“蜜月期”。
如今,特朗普对华施加的压力正从外交领域转向经贸领域。他最新的举措是签署了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审查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政策的做法,一方面可能想促使中国接受通过谈判来调整贸易操作手段,另一方面也算是给支持他成为总统的国内选民一个交代。
外界现在关注的是,美国这次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攻势将影响中国哪些行业?它最终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中美贸易战究竟会否开打?
许多专家认为,由于美国这次的具体指控是“中国涉嫌违反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中国在美国的科技企业以及与美国科技公司有较多往来的中国企业,或将首当其冲。
机电、服装、玩具等行业也可能受到冲击,因为中国将许多这类产品出口到美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并非立即启动对华贸易行为的调查,而是先用一年的时间审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政策后,才决定是否展开正式调查。这或许暗含特朗普无意让中美经贸问题迅速升级之意。
另一例证是,特朗普这次签署的是备忘录(presidential memorandum)而非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总统令是正式文件,须交由联邦公报发行公布,联邦档案馆保存,并且拥有单独编号,以便后人检视执行效果。备忘录则没有这些要求,效力也相对低得多。
这意味着,特朗普既要展示捍卫美国企业和工人的权益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留有余地,不愿过度刺激中国,也不愿全面开打贸易战,以免两国经贸关系乃至整体双边关系恶化。
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美国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的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国。
近1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年均增长11%,是同期中国对美国出口年均增速的两倍。今年前七个月中美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0.6%,占中国外贸总值14.1%,占比与排名第一的中欧贸易只相差1%,因此美国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只是时间问题。
特朗普显然知道同中国开打贸易战对美国经济没有多大好处。目前来看,他启动对华贸易审查的程序,虽然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些许干扰,但也为双方就此谈判留下了空间。
特朗普今年内将会访华,从此时到彼时,中美双方能在经贸课题上谈出什么结果,达成什么共识,特朗普在北京期间又能与中领导人宣布什么实质成果,都会是双方努力的方向。在短期内,可以预计一直存在的中美经贸摩擦不会升级为贸易战,而是继续高频度、低烈度地延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