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十字路口上的朝核问题

时间:2017-08-12 09:1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在一个月时间里,朝鲜进行了两次远程导弹发射,第二次发射表明朝鲜导弹可以覆盖美国本土。在理论上,朝鲜对美国构成了核威慑能力。朝鲜核导能力的紧张超过外界的评估,这次发射之后,让朝核问题进一步简化为美国的问题:是接受一个拥核的朝鲜,还是扭转朝鲜核导能力的发展。

美国政府面对20年来朝核问题的最大变局,还没有明确的应对方案。虽然国务卿蒂勒森非常罕见地向朝鲜释放和谈的信号,但是朝鲜半岛地区出现战事的风险却是空前的。

两次远程导弹的发射,正在改变朝核问题的逻辑。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朝核问题都是双重博弈,一是中美俄大国的博弈,二是朝鲜进行的核导开发与国际社会的博弈。大国博弈形成的“空隙”,为朝鲜的核开发创造了机会。朝鲜的核发展既包括核技术的进展,也包括朝鲜的外交操作,尤其是对大国外交的运作,在大国之间打入楔子,制造分歧。

金正日时期,朝核问题大体遵循这样的逻辑。到了金正恩时期,朝鲜可以说是全力以赴发展核导技术,以核导能力实现外交突围,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金正恩上台快六年了,依然没有任何外交出访。

朝鲜核导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是推动了联合国安理会代表的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朝核问题,安理会的制裁决议每次都是空前严厉;二是朝鲜核导的发展正在或者已经突破了大国的底线和红线,尤其是美国。今年4月,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之后,基本形成的红线就是朝鲜不要进行第六次核试验,不要进行远程导弹发射;对美国来说,远程导弹更是红线。

在美国国庆日的时候,朝鲜进行了第一次远程导弹发射,并获得成功;不到一个月,进行第二次发射,人口稠密的美国大城市也在射程之内。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并不承认“红线”的存在,但是从美国对朝政策的逻辑来看,美国无法接受对美国有核威慑力的朝鲜。第二次导弹发射之后,特朗普的反应也是有些杂乱,国务院唱和谈的调子,特朗普在推特上声称可以摆平朝鲜,而美国军方则最好到了动武的准备。

“踩线”之后,朝核问题已经简化为是否武力去核,球被抛到了美国一边。蒂勒森的声明未必能够变成美国的政策,特朗普刚刚签署了对朝鲜的制裁法案。蒂勒森说:“我们不是你们的敌人”;而参众两院通过的制裁法案,已经将朝鲜定格为“敌国”。

如何应对拥核且对美国构成核威慑力的朝鲜,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挑战。以美国的决策流程和效率,暂时的静默并不意味着美国会绥靖朝鲜;原因在于朝鲜的核威慑力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拥核的朝鲜对美国的战略承诺和信誉是巨大的冲击,美国在东北亚存在的合法性,来源于对日韩的安全承诺。如果朝鲜对美国构成了核威慑力,美国会冒着本土遭受核攻击的风险,去保护日本与韩国吗?由此朝鲜拥核的目标也会发生变化,从维护政权生存转向“民族统一”,美国的智库和媒体已经在讨论这样的前景。美国在东北亚的同盟体系的基础,因朝核而发生动摇。这一挑战可以说是空前的,不亚于当年苏联拥核,在欧洲地区对美国构成的挑战。

如果美国默认或接受朝鲜核威慑力,那只能证明核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的逻辑,借助核武器,朝鲜也玩起了大国政治的游戏。问题在于朝鲜打破了核扩散的国际共识之后,在东北亚地区必然会带来核扩散,除非美国向日韩提供核保护的承诺,或者在日韩部署核武器。这与美国的战略收缩又是相悖的,谁来承担东北亚核军备竞赛的成本呢?只能说,朝核问题到了今天,如同潘朵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未来的前景是可怖的。

特朗普在推特上表达了对中国、俄罗斯的不满,思维还停留在“双重博弈”的阶段,刻舟求剑的观念,难以应对朝核问题的自由落体下滑。当然,金正恩的核威慑战略也极可能会功亏一篑,以朝鲜的国力和体量根本玩不转大国的游戏,以核武器一劳永逸地解决朝鲜的安全和生存问题,也是偏执之举。当朝鲜的核导弹能够覆盖美国本土的时候,也把生死的主动权交给了美国。

特朗普政府现在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白宫内斗不止,但不可否认的是,“将军们”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的主力。金正恩挑战的不仅是特朗普这个总统,还有美国的军方,而上任六个月并无政绩的特朗普,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面对朝核的空前挑战,美国政府多个渠道已经透露出采取武力手段的信号。

金正恩不仅个人形象在“复古”,模仿自己的爷爷金日成,在执政理念和方式上也是惊人地相似,自负而偏执。殷鉴不远,历史又一次到了十字路口。

作者是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

赞一下
(1)
50%
赞一下
(1)
5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