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淳亮:印度何不韬光养晦

时间:2017-07-18 09:0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许多人会为了亚洲两个大国,在一处冬季遭大雪封冻、夏季才能见到一些野草的山嵴上的对峙,感到不安,或者可笑。然后一些敌视中国政府的人,又迫不及待地拿中国外交部才说涉及香港的联合声明已成为历史文件,又要求印度尊重另一个百多年历史的边界协议说嘴,好像逮到了中国的狐狸尾巴。

仅从媒体报道来看,目前这个事件的很多细节还并不非常清楚。按照相关报道与卫星地图的分析,中国与不丹争议领土洞朗,是在西藏上亚东乡东侧的一块东西约16公里、南北约11公里的土地,西藏的204省道与该地区仅有一河之隔,该地区也早已处于中国控制之下,道路都修建了好几条;且该地区与不丹之间山势高耸,属天然国界,不丹似乎绝无可能要与中国争夺此一地区主权。

报道也都指出,印度军队是在下亚东乡西侧、距离中国与不丹前述争议领土20公里外的地区侵入中国领土。报道称印度欲以此干涉中国在争议地区的道路修筑,而中方一些报道,又称这些道路工程并未受到影响。

乃堆拉山口的朝圣客又已被放行,局势似乎远远并非失去控制。不过这事件目前给予仇中人士一个攻击中国的话柄,虽然许多炒作恐怕只能当作舆论泡沫。

在条约与现实的辩证之外,人们更关心“和平与发展”。中国的所谓“带路党”,希望倚靠西方强权实现中国的发展,但是实现了发展的中国,恐怕也会在周边国家诱发出一些“带路党”。中国已经从上亚东乡修筑道路,通到了不丹边境的嵴线上;倘若不丹“能够”自主做出外交决策,将这条道路延伸到20公里外、帕罗宗的布姆唐(Bamthang),就能与不丹的全国路网相连,由此到不丹首都廷布约115公里路程,比廷布到不丹与印度边境的彭措林近得多。

印度在这个边境争议中,扮演的是反对和平与发展的角色。中国希望和平与发展,不丹也希望,但是不丹的发展愿望,与印度对该国的控制意图相违背。锡金与拉达克也是如此,印度不愿让中国游客进入这些地区,希望尽可能的减少“带路党”的产生。相对于朝鲜将自己的国家变成一座孤立的反乌托邦,印度则是把这些属国、属邦变成自己的后花园,同时也把当地人民的意愿踩在脚下。

不堪的事实是,相对于这些后花园,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已经陷入环境危机当中。基本上,除了拉达克、东北地区,以及纳萨尔左派武装份子影响力较大的德干高原东部山区,其他地方几乎都面临严重的水污染,受影响人数超过印度一半。在“拼经济”的莫迪领导下,空气与水污染在可预见的未来大概不会改善。

“先发展后治理”虽说是历史常态,但印度土地的环境压力已经远甚于中国,且其才要进入工业化的起飞期,大规模的、极恶性的污染事件,未来20年几乎必然常态性的爆发。首都新德里因严重空气污染停摆,部分地区爆发影响数百万人的水污染事件,因为对政府不满而爆发的波及全国的数千万人示威抗议,以及数亿人同时停电的事故,都是已有征兆的高概率可能性。再加上种性、族群、阶层利益差异更为悬殊,印度在发展过程中将遭遇的挑战,必将远甚于中国。

可以想像,当大规模群众事件发生,印度政府可能像1998年的印度尼西亚一样,将祸首转嫁到外国、特别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头上;2014年越南排华暴动之类的事件,当然更可能发生。印度国内东亚面孔的少数族裔,届时恐怕又将受池鱼之殃。单是东帝汶的独立、车臣的反叛、南斯拉夫的瓦解,也都是令人警惕的历史教训。

原本印度应该在未来20年,彷效中国的韬光养晦,尽可能争取和平环境、掌握发展契机,但却选择缺席“一带一路”、在边境寻求与中国长期对峙,以争取国内民族主义支持与美、日奥援的大战略。这样的印度,虽然也印证、预言了中国崛起绝非一帆风顺,但恐怕最后的赢家,只会是美、日,乃至于巴基斯坦等第三国,而最大的输家,只会是印度自己。

作者是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赞一下
(2)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