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兆国的起落看中国官场机缘微妙

时间:2016-06-20 11: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参观考察东疆保税港区。

 说起王兆国,海外媒体曾形象地形容他是“起大早赶晚集”的人,这位当初最被看好的第四代领导人,却成了最早被淘汰出核心圈的人。

那么,这位曾被邓小平视作一号接班人来培养和提拔的人,为何最终反被邓小平抛弃,反让他的下属、作为二号接班人胡锦涛顺利上位呢?出生于1941年7月的王兆国,河北省丰润人。因生活所迫,王兆国读书较晚,到20岁时才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

1961年,王兆国和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成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友。受“文革”的影响,已经毕业两年的王兆国和其它同学一样,直到1968年才被分配工作,到建在湖北十堰地区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下属车桥厂担任技术员。之后逐步升迁,1979年被提拔为第二汽车制造厂副厂长。

 据文思咏、任知初《胡锦涛传》中透露,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照华介绍王兆国如何被中央发现和审查:邓小平1980年7月到湖北二汽视察时,二汽党委书记黄正夏向邓汇报时介绍,车箱分厂党委书记王兆国在1976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坚决顶住不搞批邓,引起了邓小平的兴趣。

邓随即召见王兆国,这个抵制批邓的青年干部就铭刻在邓小平脑海里了。

邓小平向中央人事安排小组推荐了王兆国,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对他做了多次考察。湖北省委也证明:王兆国已经列入了省的后备干部名单。后来,胡耀邦到湖北视察时也专门召见了王兆国,印象也很不错。1981年,王兆国被安排到中央党校受训。 在受到邓小平的赏识后,王兆国被拔擢的速度就更快了。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41岁的王兆国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央委员;两个月后,王兆国出任省部级正职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央团校校长。在1982年至1984年这段期间,时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的胡锦涛,是他的第一副手。

1984年,王兆国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当时是中办副主任,也是王兆国的副手。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王兆国是当今中国党政一把手胡、温的顶头上司。在任职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时,王兆国受到了胡耀邦、乔石等人的赞许。

在1985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44岁的王兆国和乔石、田纪云、李鹏、郝建秀等一同被任命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此外,他还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86年交卸),还兼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赞一下
(138)
74.6%
赞一下
(47)
25.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