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风云烈烈。
刚刚过去的4月可称得上是朝鲜节日月,各国人民屏住呼吸,陪同朝鲜度过了4月15日太阳节和4月25日建军节。一系列国家间的合纵连横萦绕,一串串矛盾的信息眼花缭乱。笔者从技术面着手,梳理已知的公开资讯,提炼出几个关键词,略谈些个人的观察分析。
第一个关键词是“中盘”。就大局看,虽然朝鲜没在太阳节和建军节进行第六次核试验,但危机并没有解除。这个试验时机的主动权仍在朝鲜手中,美国投入的航母这些大量军事装备,不可能一直停在半岛。朝鲜大可以此来彼往,择机行事。所以说,当下之局只是个“中盘”。
从大历史的角度观察,笔者较为悲观,长远看估计朝鲜必会进行第六次核试验。核弹被金氏一族视为安身立命之本的观念大概已浸入骨髓,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无需多言表。
第二个关键词是“准备”。笔者认为,朝鲜虽然外示强悍,但实际也有苦衷。就是核导技术上的准备与对美谈判的政治准备,在时间上并不重合,是错位的。套用一个著名句式就是“日益增长的谈判需要与落后的核(导弹)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朝鲜在战略层面的上上策,自然应该是赶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末期完成相关工作,这么一来,面对新一任美国总统时,可攻可守。这也就是朝鲜在奥巴马末期隔三岔五,拼了命高频率试射导弹的原因。
那特朗普政府准备好对朝方略了吗?笔者认为他刚开始并没有准备好。特朗普先是59枚战斧导弹立威叙利亚,再用“炸弹之母”在阿富汗杀鸡儆猴,但后来的卡尔文森号航母迷航,又显得一切是那么的虎头蛇尾,内部混乱。有新闻指特朗普执政百日,但政府556个关键职位仅到位了23人,如六个副国务卿悉数空缺。见微知著亦可看出端倪。
第三个关键词是“杠杆”。4月初,中美领袖“庄园会”时,特朗普通报打击叙利亚的时机和方式大概是有所设计的,是个借力打力的施压杠杆。整个事情看着有些好像是三国中的“煮酒论英雄”。“庄园会”后特朗普的多个谈论朝中的推特,又仿佛是曹操在离间马超韩遂。但中国的应对稳重,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美韩还一直希望中国限制供应石油给朝鲜,把石油作为杠杆工具。中国在2月初宣布“本年度暂停进口朝鲜原产煤炭”,已经是动用了煤炭杠杆工具。目前有消息指平壤汽油限供,油价大涨七成,这可能是平壤在预做准备。另外,“萨德”入韩亦是一个美国撬动中韩关系的杠杆工具。在更广阔的层面,朝鲜核导弹也是其一种应对外部世界的大杠杆。
第四个关键词是“诉求”。中国最大的诉求是和平,不打仗不干扰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另外并不希望颠覆朝鲜政权。特朗普是被击鼓传花,朝核这个烫手山芋在自己任内搞不好要爆,到底怎么搞,目前是且走且看。金正恩的诉求是以核为“杠杆”,力争在保留核武的前提下获得政治与经济利益。日本的诉求则可玩味,太阳节时几乎要发布在韩日本人的撤侨令,但首相安倍晋三当日又出席在东京举行的“内阁平成29年赏樱会”,上下矛盾。俄罗斯的立场亦较有趣,比如在安理会谴责朝鲜发射导弹媒体声明时的动作,另有韩联社4月25日的消息指,3月22日韩军经过78小时的追击,在半岛东部海面逼得一艘俄罗斯潜艇上浮,可见俄国是外松内紧,对事态有所准备。韩国在国家层面则是最弱势的,首尔事实上是朝鲜炮口下的肉票。
第五个关键词是“红线”。特朗普对朝的红线是什么?长程弹道导弹试射?第六次核试验?把核武放在弹道导弹上的试射?我们外界看不清楚,也许他自己也还没有明确的“红线”,只有且走且看且备。目前特朗普各种眼花缭乱的表态,仍是在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的范畴之中。笔者估计,如朝鲜真的搞第六次核试,(在军事行动以外)比较现实的美国直接应对之一,是把朝鲜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目前这个名单上是有伊朗、苏丹和叙利亚。
另外可以高度关注的是中国《环球时报》4月22日的社评《朝核,华盛顿该对北京寄多高期望》。文章指“我们主张,如果朝鲜继续开展严重的核导活动,美国对其相关设施开展外科手术式打击,北京应予以外交抵制,但不必军事介入”及“一旦美韩军队越过三八线,开展对朝鲜的地面侵略,直接颠覆朝鲜政权,中国就应立即开展必要的军事介入”。这些话分量很重,对朝美皆有警示。
第六个关键词是“技术”。《纽约时报》4月25日有文章指朝鲜“射程可达3540公里的舞水端导弹失败率,达到了令人尴尬的88%”。如果加上4月16日和4月29日的两次失败,朝鲜的失败率是更加引人注目。《纽约时报》文中还提到,“奥巴马总统下令对朝鲜的导弹部队开展网络和电子战攻击,以减缓朝鲜的学习曲线”,这听着有些类似美国对伊朗核工厂的电子攻击,但一般认为朝鲜与外部的联网很少,相对隔绝。那朝鲜的导弹高失败率,到底是自身的技术问题,还是美国的电子干预?或两者皆有?还不好说。
第七个关键词是“接触”。这几日有消息指美朝8日已在挪威奥斯陆进行了“1.5轨”(官方对半官方)的对话“接触”。这印证了笔者过去的谨慎预测:“美朝仍会展开接触”(详见3月3日《跳出朝中社评论看中禁朝煤》)。而朝鲜日前宣布又逮捕一名美国公民,就是在收集筹码。
共同社最新报道指美国“愿意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访美并举行首脑会谈,条件是朝鲜放弃核与导弹开发”。国务卿蒂勒森日前表示,“如果朝鲜放弃核与导弹开发,美国将不要求改变朝鲜国家体制、不要求搞垮金正恩政权、不急于南北统一、美军也不会跨过将朝鲜半岛分为南北两部分的北纬38度线进攻朝鲜”。这与中国不颠覆朝鲜政权的“诉求”吻合,应是中美有了协调。但在技术面,金正恩访美实在是个万水千山的超级“跋涉”。
有消息指特朗普将在今年11月回访中国。笔者最后建言,如果朝鲜保持克制不进行核试,且美朝皆有意愿,那首脑会谈或可两步走。中国在特朗普回访时不妨邀请金正恩访华,为他俩先制造一个非正式的“偶遇”面谈机会。特朗普在竞选时曾表示,“有兴趣与朝鲜33岁的领导人金正恩一起吃汉堡”。金正恩2013年时曾经托NBA球星罗德曼带话美国,“让奥巴马给他打电话”,金正恩当时还托罗德曼转告“我不想打仗”。那“面谈”不是比“打电话”更好?
江湖夜雨十年灯,不如桃李春风一杯酒,一起来华吃汉堡吧。“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汉堡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这里面虽然有千百万个不好言说的省略号,但,总比打仗好。
作者是南京媒体人
如果朝鲜保持克制不进行核试,且美朝皆有意愿,那首脑会谈或可两步走。中国在特朗普回访时不妨邀请金正恩访华,为他俩先制造一个非正式的“偶遇”面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