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天下
朝鲜半岛局势似乎仍在不断升温,美国副总统彭斯访问亚洲时登上停泊在日本横须贺的里根号航母,卡尔文森号航母也开赴朝鲜附近海域,日本自卫队舰艇与之合流进行联合训练。对于这些警告,朝鲜同样以强硬姿态对应。
4月19日的朝鲜《劳动新闻》警告,如果挑战者稍微移动,就会让夏威夷和美国本土成为焦土。就在彭斯到访韩国的同一天,朝鲜庆祝文艺表演的背景屏幕中,出现了弹道导弹北极星攻击美国本土、星条旗被燃烧的画面。4月17日,朝鲜外务次官韩成烈说今后导弹试射每月、每周、每年都要进行。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对朝政策备受关注。中美首脑会谈前后,中国停止进口朝鲜重要出口物资煤炭,也没有派遣官员出席朝鲜的阅兵式。对此,朝中社在4月21日的评论中不点名警告中国,如果执着于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就要为灾难性后果做好思想准备。
2月,朝中社已经不点名批评中国以“卑鄙的作法,低级的算法”断绝改善民生的贸易,与敌对势力搞垮朝鲜阴谋大同小异。美朝、中朝关系同时紧张,这不禁让不少人认为,第二次朝鲜战争可能即将爆发。但笔者认为,目前的紧张升级如果处理得好,将能够成为外交谈判条件成熟的催化剂。
美国教条式对朝政策惯性
到目前为止,美国把朝鲜完全无核化作为外交接触的前提,这实际上是无视现实的教条式政策。任何走上核武道路的国家,某种意义上已经做出了在国家安全上的终极选择,通过经济制裁逼迫就范,完全放弃核武基本上不会起作用。因此,如果不愿意采取军事行动来促使朝鲜完全放弃核武,剩下来的就只有通过外交谈判一途。以“伊朗模式”冻结核计划,并且让其同意核查,而国际社会相应解除经济制裁,在外交进程中逐渐建立信任,并实现一个较为长久的框架协定。这里的关键在于“冻结”,而不是“完全封死”。
当年美国对于日本和韩国同样使用外交和经济手段,让它们放弃核武器开发,但并非让它们失去进行核武器开发的能力,而是通过一系列外交和制度努力,管理这些国家的“核冲动”。美国一方面提供核保护伞的安全承诺,另一方面通过双边和多边的原子能合作,既提供相应核技术,又实际上掌控这些国家的核意图和核能力,既有制度保障又有实际的控制能力。
战后几十年,日韩并没有完全丧失核武装的意图和能力,日韩国内核武装的声音从来没有消失过,特别是安全形势变动期,这些声音就会变大,但是政治和社会的主流并没有向核武装方向倾斜。换言之,国家的核冲动需要管理,而不是彻底压制。
对于朝鲜来说,在安全和经济方面没有任何保证的情况下,让它先完全放弃核然后再进行谈判,相当于让其缴械后进行谈判,朝鲜怎么可能接受?
奥巴马之所以提出对朝鲜的“战略忍耐”,主要因为无力改变国内政治外交主流的认识基础,即朝鲜完全无核化是美朝外交谈判的前提,奥巴马很清楚这样设前提的谈判不会有任何的进展,加上其外交重点在于解决与伊朗和古巴的问题,所以决意先不去触碰朝鲜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把这个问题封存起来,采取了回避不作为的政策。
为美国转变政策创造条件
特朗普执政后,在朝鲜问题上反复使用的表态是“任何的选项都在桌上”。大多数评论和报道认为,这是美国要动武的意图体现。不过,任何选项都可能的模糊措辞,也暗示了美国可能有外交政策转变的可能性,选项中也可以包括了不设前提的谈判。
然而,改变一个已经形成20多年的国内主流认知并非易事,而且需要条件成熟,这包括几个方面:第一,达到一定程度的必要紧张;第二,中国的配合,中美在这个问题上的合作;第三,其他的选项都走不通。任何重大的政策转变都需要有个绝境才行,置之死地而后生。
首先,美国在朝鲜问题上除了军事打击以外,实质上能做的事情很少。特朗普政府通过派出航空母舰、日美共同训练、日韩联合军演等显示军事势力来威慑朝鲜,同时不断发出措辞强硬的警告。对此,朝鲜方面以同样强硬的声明反驳,并且通过阅兵、军演、导弹展示决不屈服的姿态,双方的军事对峙达到近年来少有的紧张。
然而,除非直接军事打击,否则美国没有直接影响朝鲜问题的能力。战略上显示向内收缩倾向的特朗普,不愿意卷入新的海外战争,因为这不仅会让其东亚盟国直接受到反攻击,而且可能会升级为中美之间的冲突。即使军事打击,也需要中国的配合。如果不诉诸武力,特朗普很清楚必须借助中国的力量,就朝鲜问题进行外交谈判。
这与当年奥巴马在伊朗问题上必须借助俄罗斯达成协定一样。
目前,美朝双方在军事对峙行为上的升级,凸现中国作用的重要。同时,朝鲜针锋相对的军事威慑作用不大,也能让特朗普说服国内让中国外交斡旋作为优先选项提供材料。所以目前的紧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外交谈判创造条件的“必要的紧张”。
第二,中国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展示配合特朗普政府立场,尽管会带来中朝关系的一时紧张,但这种紧张有助于美国对朝政策改变国内条件的成熟。
佛罗里达州中美首脑会谈上,特朗普的两大行动值得关注。第一,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同朝鲜问题挂钩,按照其说法是因为朝鲜问题上需要中国帮助,所以不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第二,在中美首脑会晤期间攻打叙利亚,说明特朗普已经向中国发出了相当清晰的信号,即在叙利亚和朝鲜问题上,他已经遇到国内反对力量的相当压力,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和配合。
对于这位不同寻常的新上任总统,如果中国对于这样的信号没有及时回应,不仅中美关系的稳定会遇到困难,也会让朝鲜问题的解决陷入僵局。我们看到在中美首脑会谈前,中国在2月22日宣布停止进口北朝鲜的煤炭,据报道这项决定将影响朝鲜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首脑会谈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停飞平壤航线,另外在叙利亚问题的联合国决议讨论中,中国没有同俄罗斯一起投反对票,而是投了弃权票。
这些都让国际舆论感到吃惊。国务卿蒂勒森在访问亚洲前的专访中,认为经济制裁还有空间,而美国国内一致认为经济制裁无效是因为中国不配合。现在中国配合了,如果朝鲜仍然不就范,这就正式宣告经济制裁的路径走不通。因此,中国对于特朗普的配合态度,将有助于其比较名正言顺地推进政策改变,同时也减少国内压力,对将来推进中美在其他领域合作有利。
特朗普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及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正在做很多积极的工作。中国上述外交行为的主要目的,不是对朝鲜极度不耐烦的体现,而是体现了希望美国能够尽快愿意回到谈判桌的期待,并为了帮助美国新政府营造政策改变的条件。
在今年的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中国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傅莹的一段话很能体现中国上述逻辑。她说,“中国一直在告诫大家制裁没有用,尽管我们同你们一起这样做。你们必须要认识到,不同他们谈判,你只能够把他们向错误的方向推”。
美国同意进行不设置任何条件的外交谈判的政策转变,需要建立在其他选项都走不通的基础上,没有中国的配合,特朗普无法向国内的敌人证明其他选项都走不通。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紧张在升级,但美朝双方都还在为谈判留下可能性。朝鲜的强硬表态,都还建立在美国先打第一枪的前提上,第六次核试验也没有付诸实施,在建军节85周年纪念日进行大规模火炮训练,而非导弹试射;美国在朝鲜问题上也没有设置红线,美国政要也多次表态必须和平解决,要依靠中国的协助。
另外,日本和韩国作为朝鲜的近邻,如果发生战争将成为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所以当然希望外交方式和平解决。中国的朝鲜问题特使武大伟则进行高密度的穿梭外交。
朝鲜问题的转机仍然存在,打破僵局有时候也在于各方能够有效地利用必要的紧张,让条件成熟起来,对于中国的大国外交来说也将是一次重要的历练。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