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发表评论文章称,2016年,日本安全研究学界流传着一部新着:《如果中美开战》。作者为美国经济学者纳瓦罗(Peter Navarro),现为特朗普政府内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日译本由日本防卫研究所主任研究官饭田将史推荐出版。此书分析了中国的战力和意图,并设想了中美冲突的几种可能性。日方有学者认为,日本应该积极学习书中内容,未雨绸缪,防范中国扩张。然而,中美全面军事对决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
中美角力 各取所需
时间回到2016年12月,美国特朗普总统当选后罕有地和台湾总统蔡英文通电话,一时令台湾岛内兴奋不已。然而,2017年2月,特朗普政府突然政策大转弯,向北京示好并认同一个中国政策,原因何在?
理解大国外交,必须从其国内政治的脉络着手。特朗普和前任奥巴马总统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拘泥于意识形态,实用主义色彩强。特朗普国内政治的关键,就是是要显示新政府大刀阔斧改善美国经济的决心,着眼于中期选举乃至四年后的连任。特朗普上任100天,高层官员出缺严重,改革政令不同,国内政局混乱。对外示强,就是为了对内加分(最近一例就是美军空袭叙利亚)。按照这一逻辑解读美国对华外交,特朗普起初对中国打台湾牌旨在提高筹码,意图逼北京在贸易问题上让利。特朗普本人并不反华。2005年特朗普的公司就进入中国申请商标,还教授孙女学中文,唱中文歌。
中国对于特朗普政府的本质洞若观火。今年1月,北京官方严正声明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但同时亦避免和美国正面冲突,展现出细腻的外交手法。中方明白,改善经济是特朗普的国内政治目标,于是先后介绍要人赴美,向特朗普送大礼,帮助他完成国内政治成绩单。例如,2017年1月,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和特朗普会谈,承诺向美国提供100万就业机会,这是特朗普2月突然向北京示好的其中一个重要背景。4月中领导人访美,习在晚餐会上突然被特朗普告知美国开始攻击叙利亚但仍表示理解,并愿意帮助美国调停朝鲜核武危机,亦是一例。中国对美合作的动机是,维护中国周边的和平国际环境,避免和美国正面冲突,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非军事手段,逐步完成复兴中国的百年战略目标。
日本勿忘“越顶外交”教训
以上过去3个月的中美互动证明,日本安全专家们一厢情愿地期望中美全面军事对决是不切实际的。从军力对比来看,美国或许享有独步全球的军事优势,但在西太平洋的局部军力优势已不复存在。1996年台海危机时通过派遣航母战斗群逼迫北京就范的经验,已经成为历史。当前,美军主动挑战解放军,并无必胜把握。随着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东风-21D、东风-26),反卫星武器,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20,配备反舰巡航导弹的常规潜艇和轰炸机部队在过去10年陆续成军并在数量上倍增,美军航母战斗群已不可能如20年前般大模大样地接近中国的海岸线。此外,美军内部也问题频发。耗资130亿美元的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福特号去年刚下水就出现发动机故障;新型大型驱逐舰“朱姆沃尔特”号(USS Zumwalt)去年11月在巴拿马运河抛锚,故障频频。
特朗普政府明白,美国军力当前无力抑制中国,更何况在中东还需面对俄罗斯和伊斯兰国的挑战,和中国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是唯一选项,亦有利于美国国内政局的运营。
然而,日本国内舆论对于特朗普时代的这一国际政治新趋势依然后知后觉。进入2017年,日本照旧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继续执行冷战时代的联美抗中大战略。日本目前对中威胁认知的来源,主要来自2010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日本声称,2008年中国已经开始加强向日方控制的钓鱼岛海域渗透。但这样的认知忽视了当时中方对日方加强钓鱼岛实质控制的担忧和对日方在2010年单方面改变中日70年代以来处理钓鱼岛的搁置争议默契的愤怒。如今,鉴于中美在东亚的实力对比出现逆转,美国会否在钓鱼岛有事时出动协防日本,不得而知。2月以来,北京主动向美国示好,愿意出面帮助解决美国国内经济问题和朝鲜核危机,白宫已开始约束美国海军在南海的巡航任务。
中美实力拉近 联美抗中落伍
未来中国如果继续主动帮特朗普排忧解难,美国在包括朝鲜半岛,南海,台湾,钓鱼岛纠纷问题的介入意愿将无可避免地逐渐减弱。1971年,当时的首相佐藤荣作,也就是现在安倍首相的外叔公,一度坚信亲台的尼克逊政府不可能和红色中国建交。结果1972年2月,尼克逊访华,中美建交,令日本外交一度陷入恐慌。如今,日本政治家和外交官们再度陷入迷思,盲目带领日本对美一边倒,消耗有限国力购置昂贵的美制武器(日本航空自卫队已向美国购买了 42架F35-A战斗机,但要到2024年才全部交货),和巨大的中国搞军备竞赛。
在特朗普时代,东京有必要构建现实主义的对中战略,考虑通过外交沟通改善中日关系,减低来自中国的敌意,集中精力恢复本国经济,在中美大国间施展平衡外交的过程中寻求本国的最大利益。
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副教授 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