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中国人都在追逐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无论是线下闲谈,还是线上分享,该剧都在升温发酵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是少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因为该剧是以严肃的反腐倡廉为主题,却在以娱乐调侃为卖点的湖南卫视联播。在文化多元和众口难调的时代,口碑和收视率都大获成功的电视剧更是难得。
自2013年以来,中国掀起一场反腐风暴,一大批高级党政官员落马。无论是惩治官员的规模、级别和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以“八项规定”为代表的纪律整肃,也涤荡了官场文化,规范了政府官员的行为。耐人寻味的是,没有一部像样的文艺作品对此进行反思。尽管反腐动作大,但“剧透”内情不多,很难满足人们想知道内情的欲望。因此,该剧填补了一个如此大的空白,其热播也就顺理成章。
腐败就像一个无孔不入的毒瘤,会扭曲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的一切现象。这部电视剧拥有当前社会的各种元素,可谓接地气和快人心。小官巨贪、官二代、拉帮结派、特权政治、权钱交易、庸政懒政,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的弊病沉疴都不放过。贫富差距、土地拆迁、群体性事件、民间借贷、电信诈骗、政府办事难、黑恶势力、社交媒体,种种热点社会现象也一网打尽。
尽管反腐浪潮席卷中国,但一些政府官员的思想和行为却并没有出现刻骨铭心的改变,只是有所收敛或“避避风头”而已。这让人们看到腐败的深远影响,它看似遥不可及,但其实就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一些人为该剧大喊过瘾,也有人表示不快。该剧号称“最大尺度”,但其披露的腐败内情,并不比实际案件更令人吃惊。尽管上达副国级官员,并有巨贪两亿元的处长,以及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和“塌方式”腐败,该剧也只是忠实反映了反腐运动中揭露的“老虎”。
该剧是中国最高检察院下属机构拍摄的,所以对检察院在反腐中的地位和作用着墨颇多。在实际反腐中,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部门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该剧对正面人物的刻画过于用力,似乎这些正直不阿的官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谁都知道人无完人,也没有纯粹的黑白分明,所以很难让人信服。
以“人民的名义”反腐,可以深得人心,但如何为继却值得关注。当人们“一切向钱看”,而没有了价值信仰和精神寄托时,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就很难持续。当收入不高和升迁无望的政府官员面对诱惑而没有抵抗力时,就很难指望可以一劳永逸地使干部队伍保持廉洁。当政治平衡和权力格局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打破时,政治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就值得警惕。当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策不落实和民情不上达时,就无法保证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我们不应对一部电视剧苛求太多,但对于反腐事业的正确解读,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人们对反腐工作保持乐观之余,特别需要注意其背后潜藏的症候及深层次的难题。不打破腐败的经济诱因、社会基础和政治根源,而仅靠纪检监察和检察部门的“尚方宝剑”,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速效救心丸。
最近几轮中共中央巡视组的“回头看”,就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在“后反腐时代”的更长一段时期,如何使政府官员真正以“人民的名义”为人民服务,是值得关注的关键课题。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