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受瞩目的统计数据之一,很可能是过去35年来中国民众的脱贫人数。有超过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这一数字十分巨大,而且的确是非凡的壮举。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如此水准的减贫变成了事实。但那些落在后面的成百上千万中国人,该怎么办?
中国政府决意完成这项任务,目标是到2020年将农村贫困基本降为零。中国官方首先在2015年联合国做出了这项承诺,并在其后的官方场合上一再重申。但履行这一承诺,需要改善约4500万民众的福祉,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苏丹人口总量,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像许多重要事业一样,减贫也无法逃脱边际收益递减的法则:某件事做得越多,收效就越低。就像给手表上弦,你拧得越紧,发条的阻力就越大,螺母移动同样的距离,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在减贫问题上,最先受益的人很可能由于背景或地理位置的原因,最有脱贫的能力。到只有少数,或者几百万民众尚未脱贫的时候,帮助他们的难度肯定会大得多。
中国的实际经验完美地诠释了这样的现象。在1978年开始的中国官方“改革开放”的最初七年,估计每年约有1亿1000万人实现脱贫。接下来的十五年,从1985到2000年进展的速度大幅放缓,每年越过贫困线的仅有约2600万人。从2000年到2015年,这一数字停留在每年2200万多一点,政府现在的目标是每年帮助1000万人脱贫。
随着脱贫步伐的放缓,脱贫成本也随之上升。新发布的联合国报告指明了这一趋势,世界银行数据也为此提供了佐证。2000年,中国中央政府每年要投入约48美元(名义数据)帮助一个人脱贫。而到2010年,这一数字增长了超过三倍,达到每年150美元。现在政府正努力帮助最偏远地区的民众,这些人没有公路、电力或清洁用水,每人每年的脱贫成本超过200美元。
这并不是说中国将无法实现其2020年目标。恰恰相反,政府在计划和实施方面都一如既往地强劲。事实上,就在去年,政府超额完成了这一目标,帮助1240万民众摆脱了农村贫困。而且今年的预算增加了30%,这也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为计划在2017年脱贫的1亿民众,每人拨付了1000美元以上。
但就在政府试图将农村贫困“降到零”,让所有民众能超过每年2230元人民币(合324美元)的国家农村贫困线过程中,仍然不应忽视更大范围的与贫困有关的挑战。中国继续经历快速城市化进程,这一现象为过去的减贫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陷入赤贫。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5%最贫困城市家庭的平均收入约为1128美元(约合7521元人民币)。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农村贫困线的3.5倍。但总体而言,城市平均收入至少是农村的四倍还多,表明在这样的财务状况下生活,甚至比生活在农村贫困线以下更为艰苦。而这还没有计算未被纳入统计数据的众多农民工,他们的收入很可能还比不上最贫困的5%。
要想战胜这些贫困形式可能更加困难,尤其因为中国这方面更缺乏经验。有鉴于此,正如中国农村减贫工作的成功,可以作为其他国家的榜样一样,其他国家管理城市贫困的成功,可以而且也应当有助于指导中国的工作。
专注于结束贫困斗争的国家,绝不仅仅是中国一个;事实上,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呼吁到2030年结束一切形式的贫困。随着这一过程变得越来越昂贵,并富于挑战性,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使所有中国人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作者Hannah Ryder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中国政策和伙伴关系负责人
英文原题:The End of Poverty in China?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