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发表社评称,中国国家主席中领导人明日启程,对芬兰作国事访问,并在回程时到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此行的重头戏当然是中领导人与特朗普首度会晤。特朗普已经预告,今次会晤将“非常艰难”,并强调美国不能再有大量贸易赤字及职位流失,美国公司必须准备好替代方案,云云。显然是想在会晤前给中领导人一个“下马威”,中领导人对此如何应对,习特首会将给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全世界都拭目以待。
特朗普欲施“下马威” 中领导人料“戒慎恐惧”
与之前英、德、加、日等国领袖的官式访问,获特朗普在白宫接待相比,今次习特会只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过境式”非官式会谈,与5年前中领导人与奥巴马的庄园会晤一样,显示双方都处在互相摸底的阶段,对会晤皆持审慎态度。监于特朗普的多变个性,在与外国领袖互动中常有即兴出位表演,中方定会戒慎恐惧,小心应对。
不过,特朗普上任以来,其对华政策多番荒腔走板,暴露出他口无遮拦、色厉内荏的本色,对他的恐吓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习特会毕竟为两人面对面交往打开一道门,近年来,中美元首峰会对两国关系影响重大,虽然官式互访不多,但两国元首利用国际场合,每年都至少会面3、4次,一些棘手的双边问题,就是在峰会中得到化解或受到管控的,如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网络黑客纷争,就是在2015年9月中领导人访美后渐受管控的。因此,无论如何,中美领袖见面总比不见面要好。
现今中美关系面对的问题很多,习特会今次的议题也千头万绪,但在为时仅数小时的会晤与进餐中,两人能谈的议题实在有限,两人最迫切的议题,既有虚又有实,务虚就是重新定义中美关系,务实就是解决经贸纠纷。
对于中美关系定义,北京的“新型大国关系”一直不获奥巴马政府买帐,但不久前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时,却当面向中领导人表示,美国愿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为指导的精神,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确定方向。“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正是中方“新型大国关系”的用语,蒂勒森这番话重复了多次,显然并非一时兴起或口误。如果今次能获特朗普亲口确认,无疑是中领导人此行最大收获。对于奥巴马的中美关系遗产,如投资保护协定(BIT)谈判、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军方交流计划等,中领导人都需要与特朗普重新确认。
务虚确定宏大愿景 务实改善经贸关系
但相对于这类宏大愿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或更看重具体成果,这也是美方提出中美合作应该“以成果为导向”(results orientation)的原因。特朗普真正念兹在兹的,恐怕还是减少美国在两国贸易中的巨额逆差,增加美国的就业和基建,兑现他的竞选承诺。就在“习特会”前夕,美国将中国列为头号贸易逆差调查对象,预料还将宣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些都是在会面前对中方施压,是特朗普的开天索价。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作了很多承诺,可以预料在“习特会”上他会在诸如在双边贸易逆差、在美国更多投资、协助美国就业等方面,向中领导人争取更多成果。但是,中领导人应该向特朗普说明,过去两年多来,中国已经动用了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来阻止人民币汇率下跌,而非以汇率下跌来促进出口。过去10年,中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从35%降至19%,已不再如以往般依赖出口。中国副外长郑泽光上周五表示,中美贸易失衡是全球产业布局与国际分工所致,这番话意味中方未必愿在经贸领域重大让步。
不过,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难不让其头号贸易伙伴关注自己的国际收支盈余规模。尽管中国再三强调不会以刻意压低汇率来追求贸易顺差,但也必须在改善贸易平衡方面有所行动。预料中领导人或会表达乐于帮助特朗普实现其促进就业的部分目标,不排除在增加美国产品进口、促进对美投资、参与协助美国基建等方面有所表示。
至于也是重头议题的朝核问题,则恐怕双方难有重大突破,因为两国除了在半岛无核化这一点有交集外,对东北亚其他安全问题全无共识。若美方未能在半岛未来前途、难民问题、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等问题上释除中方顾虑,寄望中方以果断措施对平壤施压并不现实。
至于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前者是美国军方展示肌肉的舞台,后者则是美国军火商眼中肥肉,都是特朗普用来与中国讲价的筹码,但既非美方战略重点,亦是中方的核心利益,恐怕不会占用首次“习特会”太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