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香港特首选举,尽管林郑月娥以777票的高得票率当选,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政治评论家迫不及待地作出结论称,这次选举中,最大的赢家是曾俊华,最大的输家是北京。
事实上,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831决定”,令扰攘香港社会多时的“2017普选特首”成为泡影,至此,无论2017这场选举谁当选,都不会跳脱“小圈子选举”的攻讦,北京更不可能成为舆论口中的“赢家”。
曾俊华不是“政治素人”,辞职投入选战前,他有一个纪录,就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任期最长的财长,任期达九年七个月。他更不是误入丛林的“小白兔”,九七香港回归前,他是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私人秘书,政治历练远超一般公务员,甚至也超过以政治立命的一般政客。
在这场选战开打之前,尽管有学者注意到“撕裂”成了高频词,却也表示“难以辨识出是一种什么形态的撕裂”。但是当曾俊华在选举辩论中指责竞选对手林郑月娥是“撕裂2.0”时,这就不是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撕裂”了,这背后代表着已经精密计算过的支持率。
对曾来说,在他辞职参选的一刻,也知道这是一场不会赢的选战,没有北京的支持,他没有胜选的可能。年初,北京开出第五届特首选举四个条件,较之2011年第四届特首选举的三个条件,“爱国爱港、有管治能力、港人接受”多了一个“中央信任”,舆论都认为是北京对曾划下的止步红线。
曾俊华执意参选的真实原因只能由他自己解释,但在这场博弈中,和北京争夺民意就是曾俊华最大的政治筹码。香港社会的主流民意来自中产,学者在这方面的论述一直连篇不断,他们认为,香港社会的主流意见更多是向往一种“感受到尊严丶又不会有风险的制度”,学者们认为不惜一切争取“真民主”的人,从来不占多数。而这,未必不是北京的管治思路。
但是对急于拿到政治筹码、能够跟北京形成对峙局面的政客来说,没有矛盾,没有对立,就没有支持率,就没有选票。
选举是个数人头的游戏,喊什么能争取更多人头,就会喊什么。因为选举关系,没族群问题的反而在同中求异,要在其中找问题,有族群问题的反而是异中求同,在找答案。说到底,都是选举策略的运用,不管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都在其现有环境下争取更多人头。
用市场行销学来说,叫差异化,一个新产品到市场,一定要强调和其他既有产品的不同,才有人买,如同没有不同,别人何必买你这个新的。找到既有市场的差异点,全力把他放大,刺激消费者尝鲜的欲望,这是所有做广告和行销最重要的,选举也是一样。有正就有反,有人说东就有人说西,如果你的对手说东,你当然要说西,即便你心里想的是东。这就是选举,以胜选为目的,立场是可以改的。
实际上,每个社会造成冲突对立的矛盾点,源自于顶层和底层的财富差距失控,远大于横向的族群差别。一个单一族群占据95%以上的社会,只会有政党路线问题,很难产生族群问题。台湾是,香港也是。
香港政治学者沈旭辉撰文提到说他问曾俊华的政治助理罗永聪,说曾的竞选口号、竞选主张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是“除了让人喘息一下,哪些结构性问题能够解决呢?”罗答,确实是解决不了的,但难道就没有用吗?
这是政治需要“撕裂”的真正答案。
在这场选战开打之前,尽管有学者注意到“撕裂”成了高频词,却也表示“难以辨识出是一种什么形态的撕裂”。但是当曾俊华在选举辩论中指责竞选对手林郑月娥是“撕裂2.0”时,这就不是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撕裂”了,这背后代表着已经精密计算过的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