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武统台湾——热闹的伪命题

时间:2017-03-31 09:1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去年年底以来,对台“武统论”的分贝,在大陆舆论场不断上扬。一些直接警告或暗示“武统”的言论,有的来自解放军退役将领、有的来自网民,也来自大陆涉台官员,像“台海2020年前后会爆发战争”“台独之路走到尽头就是统一”的警告,屡屡在大陆引发热议,在台湾引起震撼。

有意思的是,大陆舆论界一方面有武统呼声,另一方面也不断有官媒与官员采取降温措施,像鹰派的退役将领王洪光刚说到“解放台湾”,中国军网就刊文《别过度解读王洪光委员的“硬话”》;“武统论”在大陆声势看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对中外媒体强调,不管岛内形势如何变化,“也改变不了我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一扬一抑间,“武统论”保持了一定频率,又在可控的范围内,再加上军演等行动,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心理威慑控制在高压状态,应该是北京乐见的结果。

不过,“武统论”纵使不断,其显示可能性,依然如多数冷静战略学者所言——概率很低。其中一大原因是对大陆而言,武力犯台的成本太高,何况大陆还犯不着动用武力来处理台湾问题。

回想起来,支持“武统”大陆鹰派退役将领鲜少对民众计算一笔“武统”账,分析其真实代价。而严肃的战略学者,大概认为这反正是不可能的事,根本不值一提。

以亚太地区时政为重点的“外交官”评论网站(The Diplomat)最近倒是刊登了一篇据说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前官员化名撰写的文章,认真地把“武统”的几种可能后果叙述了一番。

该文认为,即使在出现对北京“最理想”的结果——即一举攻克台湾,这项军事行动也会对解放军造成人命伤亡,以及数百亿美元的相关开支。

此外,鉴于目前绝大部分台湾人支持维持现状或“事实独立”,只有很少数人支持统一,如果大陆选择突击袭台,它也很难在台湾内部找到愿意配合的内应,而且会遭到顽强抵抗,最终突袭也将演变成全方位的战事。

再者,美国攻打伊拉克与阿富汗的经验显示,要稳定控制军事占领地绝非易事。另外还有政治问题,北京要怎么处理台湾原来的政治领导层呢?是处死、监禁还是放逐?武力犯台对地缘政治造成的冲击,也可能让北京在外交上、经济上陷入孤立,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局限,造成大陆政权可能得另觅合法性的基础。要在“战”后让2300万台湾人融入大陆,也将充满风险。

该文章进一步分析,北京另觅执政合法性模式的各种后果。不过,关于大陆“武统”台湾的意义,其他评论人是更简短、也更一针见血的方法否定:如果“武统”,大陆就会完全失去台湾民心,也就意味着永远地失去台湾。

上述各种是“不值得”武力统一的理由,至于“犯不着”的理由,也值得重视。首要一条是台湾经济低迷,年轻人薪资低下,大陆虽然也进入经济减速阶段,但前景还是比台湾敞亮得多。

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本月中首度公布2015年赴海外工作的人数,数据显示,赴海外工作者中有58%是以大陆(含港澳)为落脚地。过去七年来,每年赴大陆就业的台湾人都在40万以上,高峰时期达到43万,2015年的人数略减,也有42万。尽管蔡英文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大陆依然是更多台湾人到海外发展的优选地。

用大陆的经济力抑制台独,或“以经促统”,这项工作北京正在加大力度推行,李克强就宣布会出台更多政策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创业、工作、生活。其结果是,虽然追求“事实独立”的台湾人已然是社会主流,新一代“天然独”的台湾青年视“独”为理所当然,但大陆以“武统论”的心理压力,加上经济吸引力,再辅以让大陆游客减少对台湾构成经济压力,已初步达到大陆期待的“抑独”功效——台湾远见民调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台独支持者下滑到10年新低。

当然,政治认同的问题不能通过经济认同来解决,但现阶段能够避免“台独意识”越演越烈,对大陆来说已达到初步成效。说到底,大陆不急于统一,只要能控制台独的倾向,未来和平统一的机会就越大,模式选择也更多。而当前的台湾,越是陷入“去蒋化”等意识形态争拗,两岸关系僵局不解,经济就更难以振作,局面反而对大陆更为有利。

说起来,台湾在蔡英文治下反而有更多民众支持统一,蔡政府搞不好还是北京抑制“台独”的“功臣”呢!

赞一下
(1)
25%
赞一下
(3)
7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