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值班筛选新闻照片时又看到一组北京灰蒙蒙的画面,这些由外国通讯社拍摄的照片,说明写的是北京再度陷入雾霾。后来尝试在中国官媒新华社和中新社的新闻稿件库中输入“霾”查找相关新闻,竟连一个搜索结果都没有。只有在输入“雾”“空气污染”等相关词汇后,北京被雾霾笼罩的多则新闻才出现。
事实上,中国官方避用“霾”字的情况在上月中已开始出现,就连发布天气预报的气象局也避“霾”,甚至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市气象部门停止发布雾霾预警。
在上月底举行的中国国家气象局记者会上,官员也对“霾”只字不提,八页通稿不见“霾”字。在总结1月天气情况时,发言人以“雾日数偏多”来形容当月的灰霾天气;在发布农历新年期间的天气预报时,所用的字眼是“静稳天气”“大气扩散条件差”“能见度低”等等。
“霾”显然已成了敏感词。气象局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就此受询时说,这是因为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发布流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发布的信息不一致,给社会公众的认知或地方政府应对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此两个部门正在研究建立会商协调机制。
“霾”字停用,但霾始终挥之不去,这几天再袭多地。于是,各路官媒发挥创意,改用“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天气由蓝转灰”等隐晦字眼代称雾霾。北京市气象局微博甚至以电影《哈利波特》的“伏地魔”来比喻霾,并配上伏地魔头像及设计对白:“我恨大风!”
网民为之哗然,纷纷讽刺中国治霾果然“取得成效”:“至少在气象预报里,雾霾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官方为何要避“霾”?或许从霾与雾的区别可以探究个中原因。
简单来说,霾(smog)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等细颗粒物组成。相比之下,雾(fog)属于自然现象,由大量悬浮在地面空气中的水滴或冰晶组成。
因此,对于官方避“霾”,许多民众和专家都表示反对,认为雾霾的形成虽然有其自然气象因素,但雾霾的本质就是污染,人们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才是罪魁祸首。
官方显然知道没有人为污染是不可能形成雾霾的事实,所以近年来才会着手约束人们排污的各种行为,同时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和产业结构。此外,政府据称正在考虑要求钢铁和铝厂商进一步减产、停止由天津港口处理煤炭以及关闭部分化肥厂和制药厂,并且可能要求三条污染“传输主干道”沿线的20个城市联动减排
不少人也担心,官方避“霾”或将霾列为自然灾害,可能会削弱雾霾的污染性质,进而减少官员治霾的压力并削弱对空气污染的整治力度,最终进一步损害民众的健康。
说到底,治霾是一项长远工程,需要持久努力才能有所回报;反之,当下的治理往往无法取得立竿见影之效,以致许多官员失去参与环保的动力。
在这个逻辑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上个星期公布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或许是个正面的发展。该文件首次启动生态红线战略,将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者终身追责,“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官方到底将如何予以实践,将是外界衡量其治霾决心的最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