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中国经济思路:徘徊中的艰难抉择

时间:2017-01-26 06: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经济会议,不日将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将给下半年的中国经济确立什么样的基调?这一基调将在多大程度上既有利于经济止跌回升,同时又有利于经济结构的长期调整?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政策将在多大程度上兼顾到未来若干年中国经济在供求层面出现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所有这些,用一句中国老话来说,“听其言,观其行”;经济会议的政策表述相对容易,而在实际运作中的“度”的把握,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就进入了我称之为“风雨飘摇”的阶段。从“风雨飘摇”进程一开始,人们就可看出其周期性下行和结构性下行兼有的特征。因此,最近两年,无论是已经卸任的温家宝内阁还是去年上任的李克强内阁,其处理经济问题的思路,都无不兼顾到这一周期性和结构性兼有的特征。

所谓周期性特征,意指经济本身运行的周期性规律,其带来的下行一段时间后有望得到解决;而结构性特征则指经济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其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得到解决。

上述两者在今天中国经济中的表现,用北京经济高层话的来说就是“三期叠加”,亦即: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措施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说法,相当准确地抓住了今天中国经济的表层和深层问题;尤其是“前期刺激措施的消化期”的说法,显示北京经济高层已看到2009年后经济刺激措施带来的长期隐患,并下决心尽可能不再使用这一方法,或减缓这一方法所带来的后果。

问题是:所有这些认知都可谓“知易行难”,学者用来写论文可以洋洋洒洒,但一旦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就会遇到很多操作上的难点,尤其是其间的“度”如何把握的问题。过去一年来,中国经济就集中体现了这一“度”的难点,今后也将继续遇到这一难题。

“李克强难题”仍在延续

所谓“李克强难题”,乃至面对中国经济下行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中国经济高层不可能完全放弃经济刺激措施,即不可能不出手;但鉴于过去几年大规模刺激所带来的后遗症,中国经济高层又不可能出重手。既不能不出手,又不能出重手,这将是中国经济高层面临的难题;更难的在于,出手不能影响经济调整,更不能导致2009年以后资产价格上升和国进民退等一系列恶果的出现;但不出重手也不能导致经济持续下行,并酿成社会风险。

这就是今天和未来中国经济的难点所在。

我在《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一书中,将这一难点称为中国经济的短期难题和风险,并把今年第三季度称为“李克强难题”须见分晓的分水岭。若按照这一思考,那么“李克强难题”的解题期,将还有短短的两个半月。

然而,从过去一年的情况来看,这一解题期恐怕还将大大延长。

投资驱动:无奈的抉择

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排序中可以看出,“稳增长”依然是中国经济乃至社会和政治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略有好转,投资可谓功不可没,各地正在陆续出台各种投资基建方案。一些地方甚至把“稳增长”直接“翻译”成了“稳投资”。

投资是否拉动经济的灵丹妙药?这本身在经济学上就是有争议的一个话题。1993至2003年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其间日本经济当局也没少在投资上下功夫。其结果是,投资往往能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但未见得能反映在居民口袋和企业家的订单上。这已是有据可查的事情。

但在中国特有的经济转型状态中,投资除了由上述的不确定因素外,还会带来一系列其他后果,那就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扬、国进民退、民营经济萎缩,甚至导致腐败和人民幸福感大幅下降。原因很简单:在今天中国的转型状态中,只有一投资,基本上就是政府投资;而只要政府一投资,上述所有的问题就会自然出现。

从201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上扬的情况及其动因来看,投资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迄今,无论是“铁公基”建设还是省市的经济发展计划,依然将投资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从去年年中开始,各种“微刺激”措施逐渐出台并发挥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微刺激”措施对整体经济的拉动成效,依然值得观察。

“微刺激”或“名微实强”

中国经济高层迄今的思路,从理论上完全正确,亦即在掌控经济下行底线的前提下,以“微刺激”和结构调整的方式,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长期健康发展的动力。

但问题是:这一思路在经济不大幅下行的情况下无疑是正确的;而今天中国经济遇到的矛盾却是,“微刺激”类似于“文火炖汤”,而经济大幅下行则有点象“疾风暴雨”,“文火炖汤”能否敌得过“疾风暴雨”?抑或只有将“文火”转变成“旺火”,才能让中国经济在“疾风暴雨”中依然闲庭信步?

中国经济迄今的客观形势越来越证明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动力将依然是投资,而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主张。必须承认,林毅夫的观点在经济理论层面上是极其有争议的,而在经济实务运作的过程则是十分管用甚至有效的。

可以想见的是,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依然以“稳增长”为主轴,因为若稳不住增长,那么今天和未来的中国的一切就将免谈。但问题是,当“稳增长”已被自然翻译为“稳投资”的情况下,当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将更为风雨飘摇时,所谓的消费拉动、创新拉动、避免货币刺激等措施,在多大程度上还能为人所信、所用?

经济观察家们现阶段很关心几个问题:一、在这样的思路下,“微刺激”是否会演变成“强刺激”?抑或出现一种类似于“名微实强”的刺激措施?二、无论是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各种改革举措,多大程度上将因这一实际困境而再度被迫让路?

我曾提出,“李克强难题”的解题思路,今年第三季度尾须见分晓,不然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将承受更大的动荡和风险;这一时间表今年下半年能否兑现?

更关键的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深层问题还将浮上水面;与之相比,今年下半年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如何短期和长期兼顾,应急措施与长远策略结合?这将是一个颇为严峻的挑战。

作者是香港时政评论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