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意外胜出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正如不少政治评论员所言,大选前的民调本来就不能当真。大选之时,我与北美一位大学教授私下聊天,他提到现在的气氛已经到了你如果不支持希拉莉,就已经是政治不正确的地步了,因为主流媒体把特朗普塑造成非常可鄙的形象。无论是华尔街大鳄还是著名演员、学者纷纷出来提醒公众,如果特朗普当选,将是美国最后一任总统。这种强迫性的氛围让他非常不舒服。可见政治正确有时会起到反效果。
早在今年5月特朗普刚拿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资格时,中国浙江金华一家橡胶厂,就同时接到了特朗普与希拉莉的面具订单,前者订单遥遥领先。因此橡胶厂老板就大胆预测,特朗普将是最后赢家,并准备囤货到大选白热化时大赚一笔。现在看来,还是资本比较诚实,胜过了那些经过人为扭曲的抽样调查。
特朗普的当选,维基解密、奥巴马医保计划、希拉莉的傲慢与不可靠,以及美国阶层的撕裂等都有功劳。更有不少人将之归功于铁锈地带那些失业蓝领工人的支持,密歇根、宾州等确实给了希拉莉最后一击。但据选后的数据分析,无大学学历的白人选民压倒性支持特朗普,这个阶层有强烈保守倾向。特朗普主张减税,获得了大量有钱阶层的票选;而希拉莉在少数族群与女性选民中,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成功。
我们应开始反思这件事所暗示的全球政治意义了。我觉得它以及其他不少国家强人政治的涌现,和国家闭关政策的实施,不但标志着美国世界管家的理论,逐渐被美国优先论的封闭主义所取代,随着特朗普及其所代表的保守主义的上台,也昭示着精英主义与全球化的溃败。
过去数十年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带来了经济与政治版图的历史性变迁。国际贸易与分工合作突飞猛进,人类财富空前积累,也缩小了南北国家间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更是借助全球化而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国力;发达国家也有效地汲取了落后国家的人力资源。
然而早在20多年前,就有西方学者指出,全球化会带来另一个恶果,就是会加深不少国家内部的贫富分化。对富国而言,全球化会令工资受压,并使很多跨国企业流向低成本地区。因此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一直外流,产业工人因此饱受失业困扰。美国中产阶级的大幅萎缩,就是其中一个恶果。所以特朗普打保守牌,号称要将工作机会留在美国,无疑极具诱惑力。
我们一方面高举全球化的大旗,却同时忽视全球化的得益者主要是那些拥有资本、资讯、知识技能密集以及精通国际语言的精英阶层;未能融入国际经济网络,或者体力劳动者与很多传统产业,往往面临全球化尤其是移民潮的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民主选举制的国家包括新加坡,出现反移民的思潮就并不奇怪了。全球化固然利大于弊,但一旦切身利益受损,中下层民众纷纷用选票抗议是非常正常之事。这也是诸多华尔街与IT界精英纷纷支持希拉莉,但中下层产业工人却投给特朗普的主要原因。
除了这种中下层民怨外,新媒体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如果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中低层未必会有大量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并组织起来与传统媒体抗争。精英阶层与技术官僚在很多时候的整体判断可能未必是错的,但与中下层分享利益和建立有效的沟通,则可能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英国脱欧,多个打民族旗号的政治强人陆续上台,美国又有滑入保守主义的危险,这对于新加坡这样以开放贸易立国的国家,需要加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