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接的表面制度比较之外,权力如何被制约、如何被体系修正,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才更能显示出制度的高下和长短。
美国总统选举已经进入最终回合倒计时状态,两天后无论是希拉莉或特朗普当选,美国都注定迎来一个带有“尴尬印记”的总统。现任国务卿克里就称这种尴尬不仅影响美国在海外的形象,也让他的工作更为艰难。当他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会面谈到民主课题的时候,迎来的是礼貌的直视和满脸的问号,那是一种怎样的反讽?
几个月的选战和候选人直接辩论之后,特朗普的形象和言论,已经由开始之初的令人大为错愕,到渐渐为大家所习惯,人们开始思考特朗普存在的种种合理性。几天前和一位拥有美国国籍的投资界大腕聊起美国选举,特朗普获选已是他基于现状作出的判断,最近美国股市的表现也反映了投资界的心理走向。事实上,这场美国总统选举中的起伏,希拉莉的电邮门,种种错愕感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和预期,比起流行的美剧《纸牌屋》跌宕反复的剧情,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反讽和错乱的总统选战。特朗普的出现和紧随其后一层层推高的人气和民调,是最初阶段很少人能够预见到的,也为之后的剧情反转埋下了伏笔。即便到了最后几天,FBI重启邮件门,维基解密放料诋毁,以及美国媒体的各自站队,各方火力仍在持续爆发中。
美国总统选举一直是全球性的关注焦点,既是因为这个大国的一举一动牵涉世界走向,也是因为美国的民主制度也是很多国家参照的标尺。在这场全民动员和参与的游戏里,从政治诉求、经济外交目标,到辩论话题、娱乐效果,再到操盘运作、基金支持,诸多因素左右着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世界也在关注其中的制度优劣,有借鉴,有批判。
看多了,听多了,难免让外界产生诸多对于“合理性”的怀疑:人气高是否就代表真正的民意?民粹的不理性一面如果主导了投票结果,是否真正体现民主意志的抉择?候选人辩论不谈实际问题却集中在个人操守,为什么退步至斯?这些疑虑,在每届美国总统大选中或许都多少存在,但这次大选应该是最令人质疑美国制度的一次,也是人们对美国民主政治体系认知的一次新挑战。
从一个笑话般的存在到势如破竹,特朗普演绎了一出现实的反讽剧。他从一个政治零经验、个人背景充斥负面故事、言论充满争议性、完全不被看好的候选人,面对一批资深政客的竞争,竟然一次次“逆袭”获得高支持率。特朗普高涨的声望固然是自我营销策略的成功,更是美国社会撕裂、问题处处推波助澜的结果。经济形势严峻、医保费用剧增、移民问题凸显、贫富差距扩大,都加剧了中下阶层的愤怒。中产群体快速分化,成为特朗普推出政策迎合这一票仓需求的重量级砝码。很多人转向特朗普,给予他高人气认可之时,就是对精英政治传统的失望唾弃,对现实处境的沮丧躁动,激发这一群体对不确定的利益和看不清的未来放手一搏。
和谋略老到的精英政治家同台竞技,特朗普这一路的高歌猛进,足以令人惊愕。无论他最终当选总统与否,他在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上演的这场独角秀,已然构成一种反转的胜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民众既理智又不无任性的选择,也是民间反智风潮的启动。民众的心理感受是最微妙的,也是最难把握的,政治精英们不新鲜的套路和框架,不但没有说服大众,反而把更多民众推向了特朗普,乃至对他政治不正确的言辞、偏激的言论越来越受落。民众急于宣泄对现实的抱怨与不满情绪,在政治精英那里寄望不到的出路,唯有投射到特朗普身上。而希拉莉之类的政治精英,恰恰也不断被爆出美国民众难以接受的行径。
特朗普的“不合理存在”,恰恰体现美国总统选举体系的合理性:程序正义、选票说话。与此同时,这次大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人们对美国总统选举的想象,这种既定想象在特朗普的“逆袭”过程中彻底颠覆。因为,平行世界的意料之外从来都植根于现实情境。
认真观察美国政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朗普的当道,再一次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开放的舆论环境中,无论什么样的人出现,什么样的声音出现,都会提供新的批评和反思。身处信息渠道多元的环境,看似使人更便利地获取资讯,但也必须承认,对资讯的认知与取舍,才是左右民意、影响选情的重要力量。民众对资讯或按需索取或片面选择,在庞大而杂散的数据面前,一个信息平台构筑成一道屏障,知识精英阶层一贯倡导的理智、审视、批判性思考,自动屏蔽,分崩离析,谁也无法确切把握选民心理。
在地球另一端,韩国政局也正处于冰火之中。总统朴槿惠深陷丑闻风波,身边的人涉嫌违法,被查的被查,被抓的被抓,总统鞠躬道歉,无权干涉司法操作,上演着另一种现实情境剧。但背后恰恰也体现韩国政治制度中令人赞许的一面:检察机关的高效、独立,对位高权重者毫不避讳,主动出击,成为一股清流。
现实政治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丑陋和不堪,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无缺的,能够完全避免尴尬和恶行。但是在直接的表面制度比较之外,权力如何被制约、如何被体系修正,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才更能显示出制度的高下和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