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语:我们生活在“有趣时代”

时间:2017-01-09 08: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新年伊始,与其回顾旧岁,不如展望未来。

当今世界,令人想到英语中有名的“中国式诅咒”:“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祝愿你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这一说法的起源,是二战前英国首相张伯伦上台前不久,其兄长与友人的通信。有感于当时欧洲战争风云弥漫,张伯伦老哥声称中国人把上述句子用于诅咒。此事确否难考。有人将其附会于“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我们只能说把“乱世”称为“有趣时代”,代表了英国式幽默。今天用它来形容目前的世局,也十分恰当。

当今“有趣时代”的最大特征,是人类社会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所谓普世价值不断“贬值”,建立在特定道德体系上的某些“主义”也早就淡化,而基于族群、地域、教派乃至社会身份地位等属性的狭隘诉求,逐渐上升为全球政治的主要题目。这样的碎片化之下,就是“文明冲突”,也向“亚文明冲突”退化,被国家利益、族群利益、社会阶层利益之间的冲突取代。

“有趣时代”的突出代表,无过于整个伊斯兰世界。虽然叙利亚内战有所缓和。但是大中东的“三十年战争”依然方兴未艾。不仅在逊尼、什叶两大教派之间,元旦凌晨伊斯坦布尔夜总会屠杀案,如《大西洋月刊》网站指出,是“伊斯兰国”首次公开向土耳其主政的逊尼派伊斯兰政党叫板。

阿拉伯世界内争愈演愈烈,生灵涂炭,而以色列却有恃无恐地大肆扩建殖民区。我有穆斯林友人挖苦说:满目疮痍的阿拉伯各国,或许要靠以色列主持一个新“马歇尔计划”方能重建。伊斯兰恐怖主义和穆斯林难民潮,会迫使其他国家和社会建立有效的“防火墙”,限制伊斯兰“文明内战”的恶果外延。

长期主导世界的西方文明也处于“有趣时代”,突出的是英国脱欧反映的欧盟缓慢崩解。欧洲社会丧失了对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记忆,而随着低教育劳工阶层的沉沦,再次出现民粹主义高潮,国家和区域性利益压倒了欧洲大一统的理想。这里有当初华盛顿推动欧盟“大爆炸”式扩张的苦果,也有德意志“第四帝国”的阴影。

说德法两国将会重新开战,过于危言耸听。欧盟边缘的离心趋势或许难以逆转,但是预言欧盟散伙未免过早。更可能的前景,是所谓“核心欧盟”和“双速欧洲”的出现。

在可见的未来,俄罗斯是欧洲“碎片化”的大赢家,莫斯科因此得以强化对俄罗斯“境外邻域”的影响和控制。特别是在特朗普总统任内,波罗的海、乌克兰、格鲁吉亚的反俄势力难免被华盛顿晾在干岸上。

半个多世纪的全球老大美利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有趣时代”。社会分化和异化不断加剧下,政治钟摆向右振荡,下层白人民粹主义高涨,终于推动玩票政客特朗普入主白宫。特朗普政府仍然具有太多的未知数,但是他当选后美国股市上升,尤其是金融和银行股票猛涨,预示资本仍然会是主要赢家,继续近几十年来,美国经济产出中劳工份额不断下降的大势。换言之,如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言,特朗普无力回天,逆转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下美国“劳力者”的下降轨迹。

但是打着“为蓝领白人请命”大旗的特朗普,会奉美国经济利益第一为其“意识形态”。不仅保护主义政策势在必然,贸易战的前景也无法避免。中低端制造业遍布亚洲和南美已是既成事实,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战线会很长,但中国仍然会是其首要目标。

处于经济和社会重要转型期的中国,于是也将进入一个“有趣时代”。中美贸易冲突会是未来的最大看点。两败俱伤的贸易战,说到底是一场国内民生苦痛忍受力的较量。北京的社会控制力或许强于华盛顿,但是贸易对北京的重要性也更大。除了人民币贬值这一自损不小的重磅武器,北京的筹码数量和份量都不如华盛顿。

在社会民智显著上升同时,北京强化社会控制,打击异议和“维权”人士,实际显示自信心的下降。港台地区“去中国化”趋势上升,更有可能成为膏肓之疾。固然世上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模式,如《国家为什么失败》一书强调,长治久安的一个要素是参与和分享。西方之外,新加坡坚持国家总统在各族间轮换,以及俄罗斯国防部长是唐努乌梁海人,都是他山之石。值此“有趣时代”,北京体制向所谓“赵家”之外开放,当属明智之举。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