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刊:胡耀邦的“后知后觉”(3)

时间:2018-01-05 09: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人物记事

从1977年3月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到1980年2月担任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虽然不在农村工作领导岗位。但在这段时间,他关于农村问题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新看法。从这个角度看,胡耀邦不仅不是“后知后觉”,而且堪称农村改革的思想先驱。

1978年1月,胡耀邦在中央党校一次讲话中公开批评“农业学大寨”。胡耀邦尖锐地指出:农业学大寨,搞人造平原,“是破坏生态平衡,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胡耀邦的这个谈话内容,是本人从陈永贵的谈话资料中发现的。1978年7月,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期间,时任山西运城地委书记张怀英与陈永贵闲谈,陈永贵说:“今年一月胡耀邦就向我开火啦!他说他的,我们干我们的。过几天听听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你就知道啦!他算老几!”从这件事开始,胡耀邦对大寨问题有一系列尖锐批评,惹得陈永贵骂胡耀邦为“胡乱帮”。

在当时条件下,批评大寨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从“文革”开始,“农业学大寨”就是农村工作的政治标准。“文革”结束后头两年,学大寨是“两个凡是”在农村工作的集中体现。如同万里晚年所总结的,农村改革的斗争有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就是突破“农业学大寨”。1978年初,“真理标准”讨论还没有展开,“两个凡是”还大行其道,“农业学大寨”还是政治正确的根本,胡耀邦敢于直接批评学大寨,称得上振聋发聩。从农业系统来说,最早有负责人质疑学大寨发生在一年后。1979年春天,著名农学家、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在政协小组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大寨存在的问题,披露了大寨弄虚作假,指出学大寨是极大的浪费,是把农业引入歧途。杨显东的这个发言,受到了农业部党组和高层领导的严厉指责。胡耀邦在此前一年,就尖锐批评农业学大寨,可见其敏锐,也可见其勇气。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清算“农业学大寨”,即在农村工作中清算“两个凡是”,胡耀邦是发出先声的开拓者。

胡耀邦关于农村问题意见的较系统表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1978年11月26日,胡耀邦在中央工作会议西北组发言,谈到两个农业文件稿的局限,说:“文件还不大解决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一些问题没有吃透,二是思想上还有框框。思想的框框是否又有两个,一是人民公社的许多问题是毛主席生前定的,二是怕否定‘文化大革命’。如果思想上有框框,必然要阻碍我们吃透农业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在这段话中,胡耀邦试探性地指出毛泽东的决策和“文化大革命”是农业工作“思想的框框”,但是他没有继续引申发挥。胡耀邦指出:如果农业要发展,还是要依靠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如果集体经济办得不好,就不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那就根本没有什么优越性。关于建国以来的农业成就,胡耀邦强调不能过高估计。他说,用“我们中国以不到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的话来安慰自己,并不合适,“养活”有各式各样的“养活”,糠菜半年粮是“养活”,丰衣足食、营养充足、体质好也是“养活”。现在我们农民养活自己的水平太低了,似乎好歹吃饱肚子就行了。这样的谈话,在今天似乎不算新奇,但是当时,远远超出当时农村工作部门的思想认识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由于万里大胆放宽政策,安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包产到户。胡耀邦不在农村工作第一线,对于农民要求解决吃饭问题的体察,显然不如万里深切。但是,他们关于农业问题的思考,是在同一个方向上。当时中央高层领导的主导思想是,农业要搞上去,还要靠学大寨,靠人民公社制度。万里和胡耀邦都看到了文件的根本局限,是没有突破毛泽东确定的框框,看到了农村的深层问题所在。由此也可以说,胡耀邦不仅不是农村改革的“后知后觉”,而是“先知先觉”。

胡耀邦推动了农业领域的思想解放,还表现在提出突破“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1978年5月6日,他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会议上谈农业问题:“现在的农业规划比较落后。现在不是割资本主义尾巴,是割了社会主义的一条腿。多种经营,是两条腿之一。”1978年11月28日,胡耀邦出席中央党校三部学员结业会,结合中央工作会议正在讨论修改的文件谈了农业问题:“过去我们的方法不对头,应当提倡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说什么领导农业生产,主要的经验是向农民抓粮食,向农民摊派购,搞得农民怨声载道。每年有12个月,有八个月在忙搞粮食,我们二十几年来就干的这个事情。”他提出设想,国家直接建立一些生产基地,用20万农业劳动力和两亿亩地,解决一年800亿斤粮食的基本需求,然后,取消对于农民生产经营的限制,搞活农村经济。“如果我们有了八百亿斤粮食,为什么还有每年每家每户去征购,张三家20斤,李四家50斤。如果我们掌握了八百亿斤粮食,那些个都不要,或者大部分要留给农民自己,留给你养鸡去,养鸭去,养猪去,熬糖去,行不行?大队生产队办养猪场,养鸡场,社员房前屋后种树,种苹果,养毛驴,养羊,行不行?我看行!农民集体和个人搞多种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嘛!”胡耀邦思想的闪光点,并不在于提出国家建立粮食基地,而是看到了“以粮为纲”的僵化做法严重伤害农民、制约生产,进而提出,解除对于农民的束缚,放开农民的手脚,让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胡耀邦还强调,吃饭不仅是吃粮食,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只看到种粮食。1979年4月12日,胡耀邦召开中宣部碰头会,在通报国内农村形势时指出:“农村、农业的问题,一个是想得太窄,第二个是限制得太死。工业也有类似问题。农业只想粮食,动不动就说搞资本主义。”

胡耀邦对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给予持续关注,担任总书记以后曾专门下乡调研。1981年3月2日,在中央书记处第88次会议上,他亲自作专题汇报,并要求国家农委起草文件。在胡耀邦直接倡导推动下,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后发出《关于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通知》。这个文件提出了新的农业发展方针——“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胡耀邦地方工作经历并不丰富。建国初担任川北区书记两年,当时主要是土改和剿匪;上世纪60年代先在湖南湘潭地委书记一年半,后担任陕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半年。在本人看来,胡耀邦关于农村改革的先导思想,并不是基于熟悉农业农村,而主要是基于政治理念。胡耀邦历来强调尊重个人权利,尊重基层权利,强调放权而不是集权。

1980年10月15日,胡耀邦在中央国家机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他从“思想问题多”说起,指出:“思想活跃首先是大好事,它表明广大干部群众敢于讲话了,敢于发表意见了”“是一潭死水好,还是一潭活水好?”“应该喜欢一潭活水、议论纷纷!”然后,胡耀邦引申为一个“治天下”的道理。他说:“我们的古代人都知道‘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嘛!我们要让广大群众当家做主,充分发挥主人翁责任感。” 在这里,胡耀邦把道学经典《关尹子》话语发挥出现代政治中的言论自由、民主参与、公开透明等要义。

通观胡耀邦在中国农村改革中所言所做,不论是早期倡导农业多种经营、支持包产到户,还是后来支持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倡导生活方式变革等等,都体现了“不以一人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系统考察可以看到,在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每到农村改革重要关口,胡耀邦都是由此出发来考虑政策制定。■

赞一下
(80)
69.6%
赞一下
(35)
30.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