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争议书记仇和的拆迁记 雷风厉行大刀阔斧(5)

时间:2017-09-26 09:4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人物记事

分裂的评价

仇和落马那天,一位他主政沭阳时期罢免的官员家属,在同学微信群里发了红包庆祝,但遭到另一些同学的反击。双方在群里争吵起来。

一位目睹这场同学争吵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宿迁官场人士和普通市民,甚至普通市民之间,对仇和的态度是大相径庭的。”

时至今日,宿迁的医院系统仍然延续着仇和当年推行的“放开医疗”市场化路径,对民营医院继续推行支持政策,并保持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水平的领先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根据宿迁市卫生局公布的信息,宿迁约有三分之一的医疗机构存在生存危机,建市以来政府投资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也于2014年底开张营业;宿迁医改的争议项,如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卫生监督管理有盲区等问题,仍然存在。

2007年12月,仇和离开江苏的当月,他主持立项的“宿淮铁路”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这条铁路全长210公里,其中宿迁段78公里,宿迁境内总投资20亿元,设有泗洪、洋河、泗阳三个客货运中间站,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虽然建成时间比原规划晚了两年多,但2014年12月,宿淮铁路终于正式开通运营,开通北京至南通、重庆北至南通和徐州至南通三对客运列车。

尽管只是一条支线铁路,宿迁终于摆脱了江苏省“惟一没有通火车的市”的帽子,这算是仇和送给自己崛起之地“最后的礼物”。

在昆明,仇和的造城运动遭遇的批评更彻底——持这种态度的不仅包括普通市民和专家学者。2013年9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一次城市规划建设调研座谈会上,极为罕见的对昆明过去十年的城市建设工作提出批评:昆明作为城市发展内核的历史文脉被割裂;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间格局被破坏 ;城市人文之湖滇池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缺乏个性;城市的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规划;城市的管理缺乏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他尤其谈道,“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基本上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这对昆明历史文化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在管理途径上重人治轻法治”。

已经调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秦光荣,在滇15年,口碑有褒有弹,但他对于昆明城市建设的这次炮轰,赢得了几乎所有当地受访者的赞同,而且他们普遍认为,秦光荣的矛头,针对的就是2007年12月-2011年12月主政昆明四年的仇和。

“倡导一种超常规的经济发展观,用威权和重典来提高施政效率,在相当大程度上无视甚至封压反对意见——这就是仇和的基本思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2008年在剖析仇和“铁腕”执政功与过时,曾谈到仇和现象在中国官场存在,并在一定阶段得到民意和上司赞许的原因,“当中央集权的整体结构还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变时,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避免下级官员采取‘等、看、靠’的明哲保身术,就不得不容许一些能吏们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幅度??在把民间口碑作为盾牌、从外部施压去推动失灵的官僚机器的这一系列操作过程中,执政者当然要重视形象塑造,也多半会通过从严治吏、任贤亲民的各种方式争取社会各界的好感和支持。”

但他强调,在一呼百诺的氛围里,难以形成有效的事先预防失误和及时矫正偏颇的民主法治机制,也不可能阻止类似张居正人亡政息那样的历史悲剧反复上演,“地方官员当中的等而下之者,还会变得只热衷于作秀演戏,最终造成某种形式的剧场政治”。

季卫东提醒,要把专家论证(服从科学规律)和公民听证(尊重个人权利)作为仇和们大刀阔斧行动的两道安全阀,以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结局。

改革历来有中央发动、基层自发和依靠强势人物力推三种动力机制,在很长一个时期,仇和给外界以一己之力推动改革的形象。他最终成为悲剧人物,或许给了那个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个沉重的答案:依靠人治权威,不可能最终建立起法治权威。■

赞一下
(7)
31.8%
赞一下
(15)
68.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