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云南争议书记仇和与教父富商刘卫高(5)

时间:2017-09-26 09:1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人物记事

在中豪面前,很少有斗争成功的,宏仁村是个例外。除了村民们不怕死地抗争,也跟《焦点访谈》的介入有关。2010年7月下旬,《焦点访谈》进行了报道,7月末,官渡区决定暂缓对宏仁村的拆迁。

新螺蛳湾仓储物流园附近,农民从已经被征收的土地上走过。 (程新皓/图)

福地、救星

许多人都知道,新螺蛳湾完全复制了刘卫高在宿迁投资的经验。回望刘卫高的人生之路,义乌是他的起点,宿迁是刘的福地。

有媒体报道说刘卫高祖籍宿迁沭阳,但这一消息并不确实。南方周末记者获悉,刘卫高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市青岩刘村,如今这里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网店第一村”。

只有高中学历的刘卫高最早在义乌靠卖袜子起家,经过十多年的打拼,2003年,他的浙江芬莉集团成立的时候,公司注册资本已经达到1.6亿元。是年,浙江暂停工业用地审批,他在浙江的袜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次意外却促成了刘卫高在异乡宿迁的崛起。

当时正好江苏宿迁领导来到义乌招商,他们告诉刘卫高,在宿迁,没有土地紧张和用电紧缺的问题,大可放心去投资。

此时对于宿迁市而言,也正面临命运的一次转折。1996年建市之初,宿迁是江苏十三个地级市中最穷的。2002年,时任主要领导将早在1996年就在沭阳开展的全民招商模式,在宿迁全市推行。

受到宿迁官员邀请的第二天,刘卫高就从义乌来到宿迁考察,并决定投资市经济开发区,继续从事袜业老本行。在宿迁打拼3年之后,他开始寻找新的商机。

当时在宿迁的城区有一个老批发市场,始建于1997年,营业用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十几万平方米,市场基础薄弱、商品单调、人气和商气不足,虽然宿迁市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但直到2005年,商品年销售额也不足5亿元。

刘卫高当时提出,在原址重建,规模无法扩展,后来,市里另辟了一块地方,由刘卫高投资26亿,新建一个更大的市场,当时刘卫高不止一次地对外宣传,这是要拷贝早已成功的义乌小商品模式。

2005年8月1日,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俗称宿迁小商品城)破土动工。宿迁官方对刘卫高提供了鼎力支持。是年6月,宿迁市委工作会议就提出了市场建设任务,当时的口号是“市场大建设、流通大发展、要素大集聚”,“努力打造一批大型市场,增强宿迁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2006年是宿迁建市十周年。此时,刘卫高的宿迁小商品城建成,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正等待开业。8月,当时国内最火的节目“同一首歌”走进宿迁。这场演出,刘卫高大约花了800万。但他也因此爆得大名,成为宿迁最有名的商人,没有之一。

而对于宿迁市政府来说,“招商引资”自2002年起就成为全市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这场“非常有针对性”的演出显然从各方面符合了这一要旨,经过央视的播出,宿迁的城市形象也无形中得到了宣传提升。

演出后一个月,宿迁市官方召开总结大会,刘卫高被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建市十大功臣”的荣誉称号。

赞一下
(1)
33.3%
赞一下
(2)
6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