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国北方首个地级市GDP破万亿 烟台靠创新与工业升级突围“破圈”

时间:2024-07-01 07:1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特稿:中国北方首个地级市GDP破万亿 烟台靠创新与工业升级突围“破圈”

新加坡人吃的苹果,不少是产自中国山东烟台。

这个苹果之乡去年晋级中国“GDP万亿城市俱乐部”,是中国北方除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外的第五个万亿GDP城市。不过,烟台的底气并不主要来自农业,制造业才是烟台的主要经济引擎。

这里是老牌工业城市,在2017年启动“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策略带来的成效是,烟台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万162.46亿元(人民币,下同,1894亿新元)。

烟台是山东省第三个GDP破万亿的城市。在烟台之前,山东青岛早在2016年就加入“万亿城市俱乐部”,省会济南则在2020年“入会”。

然而,烟台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座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的普通地级市,其他北方“会友”不是直辖市(北京、天津)、就是省会城市(济南、郑州)或副省级城市(青岛、西安)。

中国截至去年底共有26座GDP万亿城市,半数在南方,其余北部、中部与西部,这个格局凸显了南北发展的明显差距,也可见烟台在北方“出圈”的意义。

不久前,《联合早报》记者随中国官方主办的参访团走访烟台,了解这座地级市如何靠工业制造业升级突围。烟台的经济故事包括了造船、海洋产业、现代制药等,其中有一家老牌国企已靠创新跃升成为全球化工巨头。

万华化学被称化工界“华为”

烟台市现有化工生产企业370家,万华化学是其中领头羊。

在烟台化工产业园区的万华展览馆里,该企业的高管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公司能有今日成就,全因公司过去几任领导人目标一致,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只做化工,那些来钱比较快什么房地产啊,我们碰都不碰。”

1978年成立的万华化学前身是一家小皮革厂,它在1996年掌握异氰酸酯(MDI)生产技术,突破了少数几家化工巨头“卡脖子”的技术封锁,业务之后延伸至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MDI是生产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材料,下游应用广泛,包括建筑保温、轻工纺织和汽车家电等。

综合中国《证券时报》和第一财经报道,万华化学已是世界聚氨酯行业和中国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MDI产能目前在中国国内产能占比约63%,在全球占比约30%。公司去年净利达168.16亿元,同比增3.59%,被市场称为化工界的“华为”。

在万华化学引领烟台发展绿色石化产业之际,生物医药这类高新技术产业也是烟台经济的一抹亮色,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创新平台和产业集群。

绿叶制药研发团队逾900人

1994年在烟台成立的绿叶制药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重点聚焦于中枢神经、肿瘤、病毒与病原体,以及心血管疾病。

2021年以来,绿叶制药已成功实现11个创新产品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获批上市,其中用来治疗抑郁症的“若欣林”更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

绿叶制药集团投资者与公共事务副总裁杨亮接受《联合早报》记者采访时说,烟台市政府非常重视引导企业聚集、平台共享和创新联动,为生物医药行业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这对企业吸引年轻人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绿叶制药目前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皆设有研发中心,研发团队有逾900人,当中500多人驻在烟台的集团研发总部。

不过,杨亮也坦承,大城市的事业发展空间、学习和社交机会对年轻人才更具吸引力,而烟台还有进步空间,在生活品质、构建与事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生态环境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人口负增长的考验

即便去年登上万亿之城行列,但烟台仍面对着人口负增长的考验。数据显示,烟台常住人口在2020年为710.21万人,到了2023年降至703.22万人,减少了约七万人。

这既是地级市的无奈,也可能透露尽管烟台高新工业欣欣向荣、但能吸纳大量就业的产业仍有待发展,优质的就业机会还不够。烟台如何克服这个挑战,值得进一步观察。

绿叶制药公司的研发团队有逾900人,当中500多人驻在烟台的集团研发总部,图为研发中心实验室。(绿叶制药提供)

烟台依海而兴 海洋生产总值去年破2500亿元

隶属烟台市的长岛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由151个岛屿组成、其中有居民岛10个。长岛渔业历史悠久、海洋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十分富裕,1992年就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现在人均GDP达到20万元。

中共烟台市委常委、秘书长,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于锋告诉《联合早报》,耕海牧渔是长岛富民强区的密码。

长岛正大力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其中“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去年12月获批设立,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内大力发展上游种苗繁育、中游海水养殖、下游加工流通以及海工装备、清洁能源、海洋文旅务等关联产业。 

烟台市委、市政府在长岛大力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包括投放图中用来养殖海鱼的深远海智能网箱。(长岛综试区工委管委办公室提供)

除了长岛,烟台全市依海而兴,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大市。烟台去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海洋渔业、文旅及交通运输业为优势产业。

海工装备制造业在烟台蓬莱尤其发达,当地一家造船厂——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简称京鲁船业)由造渔船起步,经不断升级,今日已可打造不同类型商用货船,客户遍及欧美,也为新加坡客户造船。

京鲁船业副总经理王晓丽受访时说,父亲王轰12岁就辍学养家,后从事远洋捕捞及海产加工,1984年下海创业,后来拓展至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2006年创立京鲁船业,京鲁船业2019年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王晓丽幼年在烟台的落后渔村长大,之后留学英国、在英国生活了14年。她在2019年为陪伴家人回国,之后加入京鲁船业任职。

谈到企业的发展历程,王晓丽说:“以前我们只能买日本和韩国老旧的船,捕不到鱼。”京鲁船业所打造渔船令兄弟公司京鲁渔业提升远洋捕捞技术,每年秋刀鱼的渔获量甚丰,在过去十多年占全中国的三分之一。

她也认为,自己的故乡烟台有各种自然资源、勤劳的人民,还有有葡萄园、物产、美丽的海岸等,发展“”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图为公司位于蓬莱西城临港工业区的船坞。(周岳翔摄)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