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10年后,日本政府内阁昨天通过了将核电站内大量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废水排放入海的决定,此举不仅招致日本民间的强烈反弹,更引发中国、韩国、俄罗斯的不满。
而就在日本邻国一面倒的抗议声中,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却对日本政府的决定表达了明确支持,认为做法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在推特上发文感谢日本“在决定处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方面作出公开透明化的努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今天就提到,“美国居然还对日方表示了感谢”。他说,既然美国重视环境问题,就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敦促日本以诚实、科学、负责任的态度,慎重对待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处置问题,而不是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双重标准。
由此,一个看似只是科学争议的背后,展开的却是一场波诡云谲、风起云涌的地缘角斗。
日本为何选择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
日本首相菅义伟昨天说:“处理废水是废炉作业不可避免的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研判,将废水排入大海是最实际的做法。”
何谓“最实际的做法”?福岛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解释说,虽然除了“排污入海”外,还有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geosphere injection)的方式,但这四种方式在法规、技术和时间方面都还有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就时间和经济成本而言,“排污入海”优势最显著。
东电提供的日本政府专家小组的评析报告中写道,“排污入海”的时间或持续91个月,在上述五种方式中最短,同时也是资金需求量最少的,仅需34亿日元(4200万新元)。对比资金投入最多的方式——“地下掩埋”所需的2431亿日元,“排污入海”的花费只是零头而已。
这大概也是中国外交部谴责日本的主要原因:“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排污入海”的争议点——氚
菅义伟还提到了“确保安全的前提”,那么又何谓“确保安全的前提”?按照日本官方说法,当局规定东电排放前须用海水将辐射水稀释100倍以上,即日本国家辐射浓度基准值的1/40,也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定饮用水辐射安全标准的1/7。
根据东电数据显示,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的处理,核废水当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除了一种叫“氚”(Tritium)的放射性物质。
有科学分析指出,氚带来的是β衰变,能量虽高但穿透力弱,在空气中仅影响数厘米的范围,亦不可能穿透包括人体皮肤的任何阻碍物。事实上,大自然受宇宙射线或环境辐射影响,正常情况下也会产生微量的氚,因此氚在海水或水资源中是必然存在的。
根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放射学教授施泰因豪森(Georg Steinhauser)表示:"人们会对氚感到担忧是因为对它知之甚少。当氚被稀释后缓慢排入海中,不会对人体或环境构成威胁。与核武试验残留的成分相比,这只是很小的比例。而且很快就会被稀释到检测标准以下。所以真的无需为此感到害怕。"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ZJ)的辐射防护部负责人霍尔-法比安涅克(Burkhard Heuel-Fabianek)也认为,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在放射学上无害"。他表示,即使氚进入人体,风险也相当微小。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氚可说是水的一部分,很快就会被人体排出,因此它的生物功效不如其他物质。"
霍尔-法比安涅克指出,氚与致癌物锶-90进入人体后的结果不同:"锶会被骨质结构吸收,一旦融入到骨头的晶体结构中便无法被排出体外。"
此外,施泰因豪森也表示,氚不会对环境构成风险。"氚不会再积聚。它不像汞会在鲔鱼体内累计。氚是水分子形式的放射物质。这种放射性水分子不会在藻类或浮游生物种积聚,而是会一直继续被稀释。"
按照上述理论,日本只要跟随国际标准,把废水排出大海是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日本的计划还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该机构说释放的过程与世界其他工厂的废水处理类似,其总干事格罗西斯今年早些时候曾说:“向海洋排水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生。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氚是唯一争议点吗?
事实上,德国之声的报道引述绿色和平组织的话指出,日本政府和东电试图将焦点放在较无危险性的氚,转移大众对其他过滤后残留物质的视线。
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Shaun Burnie)表示:"日本政府在转移媒体和本国民众视线的工作上做得很好,使人民聚焦于含氚废水,并声称这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但核污水中含有许多已知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包括锶-90。"
据伯尼称,泄露的东电内部文件证明,即使通过处理,也无法将许多放射性元素如碘、钌、铑、碲、钴和锶减少到"无法检测"的程度。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自身科学家比塞勒(Ken Buesseler)也认为,氚不是唯一的问题。他对德新社表示,储水槽中还有其他放射性同位素,部分的半衰期更长,更容易残留在海洋生物体内或成为海洋沉积物。比塞勒指出,同氚相比,这些物质会通过复杂的途径,对人类和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不过报道指出,在东京电力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详细列出了各个储水槽目前的放射性核素值目前有多高,以及应该达到的标准。但对外行人而言,相关指控以及这些数值都无法得到证实。
日本作出排污决定的政治考量
福岛核电站的废水处置问题10年来一直令日本政府头疼,随着东电的贮存空间已近饱和,这也成为了“无法避开”的课题。
然而选择在这个时刻宣布此决定,除了东电的实际情况,也有日本内忧外患的政治考量。
日本东海学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学者桥本淳寺认为,日本政府核污水排放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上升到国际关系领域的政治问题。
桥本分析说,这背后亦可从政治利益进行计算。本周即将访问美国的菅义伟,此刻放出如此巨大的国际震撼弹,其希望捆绑跟美国交换政治利益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一方面,福岛核事故10年间,日本没有能力完全解决这一遗留问题;另一方面,在拜登政府希望联手盟友遏制中国的大背景下,不排除日本借此与美国讨价还价。
他还提到,中日关系近期因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海域、台海、南中国海等区域紧张升温,不能排除日本借由核污水这一问题与北京进行周旋。
从国内形势看,日本筑波大学国际研究学者明石大辅认为,日本政府目前在疫情中应对十分不利,菅义伟政府希望得到日本国内大财阀的支持,在今年举行的国会选举中,让自民党继续执政,而对于东京电力的妥协就是选举策略的一种考虑。
明石认为,牺牲人口比例中较小且处于相对弱势的渔业业者,争取更多相关财阀的资金支持,以及其背后庞大数量的利益既得者的选民支持,才是这一次日本菅义伟政府“不顾反对,执意为之”的根本原因。
明石认为,牺牲人口比例中较小且处于相对弱势的渔业业者,争取更多相关财阀的资金支持,以及其背后庞大数量的利益既得者的选民支持,才是这一次日本菅义伟政府“不顾反对,执意为之”的根本原因。
根据日本民调机构调查显示,在日本决定排放核污水后,有日本电力、建设、钢铁、化工等资金实力雄厚行业背景的选民,对菅义伟政府的支持率出现了明显上升。
中美俄的政治角力场
作为日本近邻,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中国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决定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慨和不满,“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日本政府制作放射性氚吉祥物”等相关话题这两天也出现在微博热搜。
中国外交部自日本上周五(9日)宣布“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就已经发出了声明回应。
随着日本内阁昨天通过这一决定,尤其是美国的支持表态以及俄罗斯外交部对日本的批评,更令这一问题上升成中美俄的政治角力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连发三问质问日本——日方真的听到了国内外的质疑和担忧吗?日方此举真的符合国际法吗?日方拟排放的核废水真的符合国际标准吗?他并强调,“美国的许可不等于国际社会的许可”。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庞中鹏指出,菅义伟选择在访美前夕公布排海决定,确有时机的考量。拜登上台后一直强调要重新加强与盟友关系,3月份还与日本举行了“2+2会谈”,在此背景下,美国若公开反对日本排污入海决定,也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还分析,对美国来说,如果排污入海真的损害美方的核心利益,美国一定会谴责日方,如今美方表态支持,也是因为美方觉得距离遥远,日本此举对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事实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上月更新的第99-33进口警示,仍然禁止包括海产品在内的一系列日本食品进入。FDA强调,由于与辐射和核污染有关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加强对日本管制产品的监视。
可见,美国并非确信自己能从潜在的核污染中独善其身,但眼下的这场大国角力却不容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