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印边境冲突应避免因舆论压力误判

时间:2020-09-05 07:5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学者警告,中印交恶对双方都无益,应谨慎衡量自身利益和控制国内舆论,以免受民间情绪牵绊。图为印度军车前天沿着通往拉达克的高速公路行驶。(路透社)

中印边境冲突过去一周迅速升级,印度随即在前天宣布进一步封杀118款中国手机应用,中国商务部和驻印度领事馆就此发出强烈抗议,进一步加剧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学者警告,中国和印度很可能因国内舆论压力而在边境冲突课题上作出错误判断。在急须集中资源发展国内经济的时间点上,两国交恶对双方都无益,因此应谨慎衡量自身利益和控制国内舆论,以免双边关系发展受民间情绪牵绊。

中印边境冲突过去一周迅速升级,印度随即在前天宣布进一步封杀118款中国手机应用,中国商务部和驻印度领事馆就此发出强烈抗议,进一步加剧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与哈佛大学前天(9月3日)就“维持中印和平关系”主题联办线上讲座,同时推介新书《劳特利奇中印关系手册》(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a–India Relations)。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学院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复旦大学教授兼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以及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米勒(Manjari Chatterjee Miller)等五名讲者,深入探讨了中印关系近期的发展。

学者大多对中印关系发展不乐观,并认为两国关系恶化体现出多年来积累的结构性问题。

马凯硕指出,中印因为文化差异,毗邻却从未真正理解对方。中国经济崛起,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在印度周边国家建立地缘政治势力,都让印度感到不安。

马凯硕认为,中印这两个毗邻大国出现冲突是意料中事,但在仍得发展国内经济的时间点上选择正面交锋,这一点出乎许多学者的预料。参与讲座的学者一致认为,两国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影响了地缘政治决策上的判断,甚至可能导致两国政府作出非理性的错误决策。

沈丁立说:“我必须承认如今因为网络的便利,人们有更多渠道接受信息和表达意见,而这些意见时常是片面和充满民族主义色彩的。”

《今日印度》本月初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就显示,有84%的印度受访者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背叛了”印度总理莫迪。以民族主义著称的中国官媒环球网也在1日的社论中警告:“如果印度要把中国变成它长期的战略对手,那么它需要准备付出很多很多的成本。”

沈丁立指出,中国更容易控制国内信息的流通,但在印度的民主体制中,就难以控制舆论走向。而印度媒体传播的信息,也很可能流入中国,激起中国民众的反应。这种国内舆论压力,对中印领导人的决策都无益。沈丁立因此建议,两国在发放信息时应有“最大限度的克制”。

中美竞争是中印交恶 另一重要导火线

中美的竞争也是中印交恶的另一重要导火线。米勒指出,印度近年来积极向美国靠拢,双方都希望借由彼此制衡中国,建立起“国际战略伙伴关系”,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2月刚到访印度,印度总理莫迪也将在本月底访美。

米勒指出,美国自克林顿执政时期就开始积极拉拢印度,但两国始终没有正式结盟。这反映出印度在中美之间的谨慎态度,因此中国仍有机会能说服印度重新思考外交政策。

马凯硕则警惕,完全靠拢美国对印度不一定有利。

他指出:“美国不再是从前那个能大方向其他国家开放门户的自信大国,在国内局势的驱使下,印度即便靠拢美国,能换取的利益仍然有限。因此印度必须谨慎考虑怎么做才是最有利的。”

赞一下
(45)
81.8%
赞一下
(10)
18.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