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中美对抗竞争还没到顶峰

时间:2020-01-23 08: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李显龙总理(左)在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其中一场对话会上,回复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布伦德(右)说,中美冲突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导致业者延后业务决策,因为他们不知道是否还能冀望未来。(网络截图)

在瑞士达沃斯出席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李显龙总理指出,中美的战略紧张局势若无法化解,并在日后再度升温,不仅将影响商业周期,还会冲击世界的长期发展轨迹。

全球经济在今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虽低,却并非毫无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的战略紧张局势若无法化解,并在日后再度升温,不仅将影响商业周期,还会冲击世界的长期发展轨迹。

在瑞士达沃斯出席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李显龙总理,于当地时间22日上午(新加坡时间昨晚)在一场对话会上指出这点,并强调没有人能很好地预测经济何时会陷入衰退,因为市场情绪可随时改变。

世界经济论坛上周发表《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调查显示,专家和商业领袖短期内最关注的是地缘政治上的分化和贸易战,将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对话会主持人、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布伦德(Borge Brende)因此问李总理,随着中美上周三(15日)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两国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是否已过了顶峰。

李总理回答说:“我们竭尽全力保持乐观,但还不至于那么乐观。我认为它还没达到顶峰。这是个非常严峻的课题。美国这个目前的超级大国,该如何适应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

他指出,中国占全球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将继续增加,经济也会愈发成熟复杂。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绝对体量也将很快超越美国,尽管它还需要好些年才能如美国这般先进。

两国要如何调整以相互包容,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李总理认为,没有显而易见的简单解决方法,因为双方都面临国内压力。

但后果已经显现,中美互征关税,削弱了贸易和福祉,冲突的不确定性也影响投资,使得业务决策被延后,因为商家不知道是否还能冀望未来。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古里亚去年中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约10年,全球各地央行的“子弹几乎用尽”,即提振经济的手段可能已所剩无几。

布伦德昨天因此询问李总理,倘若全球经济在未来几年衰退,是否担心缺乏足够的应对工具。但李总理认为,央行并非政府拥有的唯一政策工具,政府还能推行财政政策。

他指出,实际上,一些杰出经济学家如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mmers)认为,上一轮的经济衰退中,财政政策运用得不足,人们过于担心会出现赤字。

“然而,你应该让财政赤字出现,然后明智地花费。这不仅是为了感觉良好或花在无意义的计划上,而是投资在基础设施、教育等能够起到影响力的事物,提高生产能力,让经济得以恢复。”

国家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李总理说,2008年危机中,20国集团(G20)就呼吁各国不要进行关税报复或竞争性贬值,而是共同努力、互相协调。“我们不可能都保持着贸易顺差,不然要由谁来提供这个顺差,南极洲吗?”

布伦德也指出,如果各国缺乏解决问题的工具与共识,可能导致更长期的经济衰退,如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此,李总理说:“我不认为我们会以同样的方式重蹈覆辙,但我们很可能会制造和犯下新错误。”

中美若科技对立 代价更为昂贵

无论是5G网络或全球供应链,中美若在科技领域形成对立态势,将滋生猜疑和焦虑感,而这是商业成本之外更昂贵的代价。

李总理分享自己在达沃斯年会上与一名工业家的对话。这名工业家以磁共振成像(MRI)机器为例说,在理想的世界里,他只需要将制造中心设在一个地方,就可将机器供应给全世界。即使中美将科技领域一分为二,他仍可在亚洲和中国设一个制造中心,在美国设一个制造中心,成本虽然较高,还不至于会死。

李总理说,如果仅仅是在不同地方制造相同机器,这样还好,但如果两边需要的是不同芯片和软件,又或是一方基于国家安全理由,在取得科技突破时不愿分享成果,那才真正得付出代价。

他指出,中美虽然还未走到这一步,但正朝这个方向发展。

李总理说:“我不认为那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因为我们不仅得付出更多,也会滋生相互猜疑和焦虑感……这些相互猜忌和怀疑只会造成更多摩擦和问题。”

尽管有些人认为,如今的世界如此一体化,很难被拆分开,但李总理不那么乐观。

他举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开战以前,欧洲国家相当一体化。他们的经济融合在一起,殖民地也相互贸易,人们认为全球化便是未来。“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失算和紧张局势加剧,一战灾难性地爆发是从一个小事开始。”

李总理坦言,新加坡仍希望与各国为友,但不时会面对选边站的压力。每当这个时候,重要的是让人了解到,新加坡的选择只代表自己,而不是因为我们是哪一方的爪牙(cat’s paw)。

他强调,美国是新加坡的重要安全合作伙伴,我国也继续相信,美国在促进本区域稳定与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中国或日本,都无法替代这个角色。

至于中国,新加坡也希望与之合作,鼓励中国以某种方式留出空间,让其他国家得以繁荣、走自己的路,并在长远而言,欢迎这个新崛起的大国,而不是感觉房里有一头大象,而这头大象未必留意到周遭或脚下还有谁。

赞一下
(2)
66.7%
赞一下
(1)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