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陷入贸易摩擦后,中国企业屡屡在合规问题上被抓住小辫子。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多年来留下诸多合规“存量”问题,这些企业未来要走向全球,必须重视强化合规竞争力。
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上周五在常州出席第二届西太湖全球公司发展论坛时形容,合规竞争力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
他指出,各国大企业大约在2008年前后开始强化合规,到现在已有10多年,而这几年中国企业违规案集中爆发,显示企业面临严峻的合规风险,而中美贸易战去年爆发后,中国企业的合规压力进一步加大。
美国去年以来基于合规理由,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和华为采取行动。中兴因违反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险些遭遇出口禁令,最后中兴以14亿美元(19亿新元)罚款和保证金买教训,让差点“休克”的企业逃过一劫。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则被指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禁令,去年底在加拿大被捕,并有可能被引渡到美国,案件至今尚未了结。
尽管美国对中兴和华为采取的行动被视为政治动机为主导,是美国对华科技战的一部分,但相关事件也给中国企业敲响合规警钟,凸显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适应规则的紧迫性。
王志乐观察,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合规文化缺失”。他说:“有的企业很强调奋斗、强调进取,但是对规则重视不够、轻视规则;有的企业是投机取巧,要绕开规则;还有企业弄虚作假、违反规则,甚至有的企业潜规则盛行、破坏规则。”
王志乐认为,中国应该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文化建设上加强中国企业合规软实力,在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企业做强。
合规审查成贸易战工具 企业被夹在中间
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下,两国针对彼此企业的合规审查也成为应对贸易战的工具,企业可能因政治因素,面对被列入“黑名单”的更大风险。
一名不愿具名的在华美资企业代表向《联合早报》指出,美国企业若不尊重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法令,公司高层可能在美国面对牢狱之灾,但参与制裁又面临被中国政府列入“黑名单”的风险。他说:“现在的趋势是,两国的法规可能越来越对立,企业就被夹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