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稿:陆港政府大力支持 港青赴粤创业成风

时间:2023-05-21 08:1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香港特稿:陆港政府大力支持 港青赴粤创业成风

香港与中国大陆今年初恢复全面通关,两地交流在中断三年后再次活跃起来。

由一群年轻人组成的香港青年联盟,便在5月5日至7日带领一些成员访问广东省东莞市,促进两地青年交流。

该交流团一行26人,分别是在香港从事金融、资讯科技(IT)、工程及会计等职业的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在短短三天的访问期间,交流团除了与东莞市政府举行座谈会,也先后参观了当地一些企业,如石排大帽子文创园、潮玩企业等,深入探讨香港年轻人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机遇。

香港青年联盟会长黄国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近八成团员是第一次到访东莞。不少人在行程结束后都表示有兴趣到大湾区创业,发展个人事业。

他说:“香港创业成本很高,一旦失败就很难翻身。但据东莞的官员朋友介绍,原来内地(大陆)很支持港青创业,在租金和居住方面都有政策优惠,所以很多团友都想北上创业。”

香港2019年爆发史无前例的反修例运动,历时逾半年。事件除了反映香港社会民怨极大,也揭露香港青年向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有见及此,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区政府过去几年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香港年轻人到大陆创业。

以邻近香港的广东省为例,该省政府就在去年5月份印发《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细则》,其中共有六个章节、36条条文,详细列出一系列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升学、就业和创业的新措施。

在创业方面,《实施细则》明确指出,港澳青年在广东省创办的初创企业,只要登记注册满六个月,且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就可以申请一次性创业资助,补贴标准为每人1万元(人民币,下同,1916新元)。此外,港澳青年创办的初创企业也可以申请创业租金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年最高6000元,限期不超过三年。

至于在大湾区内自主创业且自筹资金不足的港澳青年,则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可按每人最高30万元、总额最高300万元的标准实行“捆绑性”贷款。

香港方面,特区政府辖下的青年发展委员会也推出两项新计划——“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资助在大湾区大陆城市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更到位的创业支援。

在“创业计划”下,每个青年创业团队最多可以获得60万港元(10万3401新元)资本资助,资助期最多三年。“体验计划”则是为初创企业提供短期体验项目,包括参与或观摩创业比赛、认识双创基地的运作模式、创业氛围等,让初创企业获得在大陆创业的具体印象。

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今年4月初在提交立法会的文件中披露,“创业计划”至今已批出约1.3亿港元予16个机构,成功招募217队青年创业团队,业务涵盖研发创科项目、零售、资讯科技、医疗保健、品牌设计、教育服务等。至于“体验计划”,则批出约500万港元给15个非政府机构,举办短期大湾区大陆城市的体验项目。

在陆港两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近年香港年轻人赴广东创业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全港同乡社团青年连线早前进行一项港青融入大湾区的意见调查,并在5月初公布调查结果。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有意愿到大湾区大陆城市就业及创业。

“香港青年·专业网络”和香港青年联会今年4月透过网上问卷访问了961名市民,其中超过70%属于18岁至40岁的青年群组。它们早前公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65.5%受访者认同粤港澳大湾区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带来机遇,71.3%受访者更表示愿意到大陆工作或发展事业。

青年歌手深圳开音乐工作室

香港青年歌手丁政凯(27岁)便是投身大陆创业的一个例子。2020年11月,这名香港“95后”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文创园区内建造自己的音乐工作室Livehouse。

丁政凯的妈妈爱唱歌,他自幼耳濡目染,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声乐,12岁尝试音乐创作。六年前,他与两名朋友共同组建乐队,正式开始音乐创作之路。

丁政凯(左一)和数名大陆青年音乐爱好者于他在深圳的音乐工作室合影。(丁政凯提供)

和所有年轻人的流行乐队一样,丁政凯的乐队最初的创作是以抒情、嘻哈、摇滚乐为主,在香港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表演活动,但香港市场毕竟小,前景一般。近年陆港两地政府出台了许多大湾区发展规划政策,丁政凯于是决定到大陆发展。

丁政凯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香港的房地产和金融贸易业占据了整个经济结构近七成,留给香港年轻人发展的机会十分有限。“对香港青年来说,我觉得大湾区是必须把握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找到的、最有价值的发展机会。”

丁政凯以自己在深圳龙岗区的音乐工作室为例说,工作室有七八百平方米,集录影、摄影、表演、操练于一体,“香港的Band房所剩无多, 深圳才有这样的大场地从事音乐创作。”

丁政凯说,自己在香港只是一个音乐人,接触最多的业务是写歌和演出。但来到大陆以后,发现自己除了音乐创作,还可以经营Livehouse,它涉及到器材、营运、视频产出等,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专业也有所突破和延展。

丁政凯在深圳市龙岗区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丁政凯提供)

丁政凯承认,大陆政策的利好也是吸引港青北上之处。他在建立Livehouse的时候,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以及深圳青年联合会等部门举办了许多政策宣讲会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他们让我们对大陆的创业政策、资讯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说:“我是一个在香港基层成长的青年,在香港提起创业,我会觉得自己没有充足资金,也不是商二代,可能不行。但在大陆完全不是这样的,政府给了很多支持,往往不可能就会成为可能。”

前两年,丁政凯由于疫情的关系甚少到大陆。今年随着香港与深圳全面复常,他经常往返两地,目前已把一半时间投放在深圳,大展拳脚发展个人事业。

港澳青年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深圳市龙华区政府投资建设,自2021年启用以来一直为港澳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政务服务、资本链接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中心担任法律顾问的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秘书长陈晓锋博士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港澳中心启用以来,已吸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八个城市逾200批次港澳青年创业团队到中心参观考察,收到港澳青年团队及港澳青年企业入驻申请超过180余份,其中46个企业团队242人成功通过评审入驻,目前港澳中心入驻率超过九成。

陈晓锋观察到,前几年香港年轻人普遍有抗拒大陆的心理,但近年已逐渐接受前往大陆发展的选项。随着大陆与香港全面恢复正常跨境往来,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向他询问,如何在湾区的大陆城市找寻发展的机遇。

陈晓锋认为,香港产业结构趋单一,不少港青纵然怀揣梦想与才华,却缺乏施展舞台。若条件许可的话,港青大可考虑到大陆创业。他指出,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庞大,为新兴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极大的机会,为港青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大陆政府一直推动港澳与大陆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三地的合作与交流,为港青在大陆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和制度优惠。

港青具独特优势和潜力

他说:“港青拥有优秀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思维灵活,在大陆创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香港教育大学高级讲师叶德平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也指出,近年大湾区发展蓬勃,对港青来说是一大机遇。他举例说,全球创业研究机构Startup Blink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报告》显示,深圳的创业生态在全球各个城市中排名第18位,而香港排名36位。这个数据说明了邻近的深圳在创业生态方面比香港更加理想。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中国大陆经济受疫情困扰,经济发展有所放缓。叶德平同意,目前大陆正处于冠病疫情复常时期,创业的难度相对比以前大。这无疑也为港青北上创业敲响了警钟,他们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耐性和心志去坚持下去。

叶德平指出:“政府除了要教会青年创业者守业之外,也要教会青年如何应对失败,因为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是会经历创业失败的,这就要教他们如何应对逆境的心态。”

另外,香港青年相比大陆青年,更会面对“人生地不熟”的问题。叶德平指出,陆港两地政府也有必要在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创业之前做点准备工作,例如引介多一些个案分享生活体验,协助港青做好创业前的规划。

陈晓锋早年已经在广东省创业。他认为,香港青年到大陆创业时,由于两地的制度和环境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大陆政策和法规,尤其是融资、人事管理、知识产权方面,以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

其次,港青也要掌握大陆市场情况。陈晓锋说,大陆市场对许多港青来说是全新的市场,他们需要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和品牌策略,“在这方面,港青可以寻找有经验的大陆企业或创业孵化器作为合作伙伴,获取市场洞察和资源支持。”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